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示范基地里,海星村兩委和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正忙著翻開白菜葉查看是否有蟲蟻“破壞”白菜成長,現場一片其樂融融的繁忙景象。

海星村位于爐山鎮東北部,距離城鎮1.5公里,轄8個村民小組,14個自然寨,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67人,已全部實現脫貧。過去,提起海星村,大家都豎起大拇指說這個村黨建工作做得好,黨員示范作用發揮的強。近幾年來,海星村曾被評為市級“優秀黨支部”、“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州級“五好基層黨組織”。

近幾年來,海星村大力引導村民發展辣椒、葡萄和生姜等農業產業,但是,讓海星村兩委傷透腦筋的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規模農業產業。今年,在鎮黨委、政府大力引導和支持各村聚焦產業發展“八要素”、用好“五步工作法”,推動各村發展產業扶貧助增收的“春風”下,海星村兩委因地制宜、多方考察終于找到了規模產業發展的路子,即在汪家莊組打造規模為50畝的村級蔬菜種植作為村級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范點,用“黨建+扶貧+產業”的模式實現海星村規模農業產業零的突破。
“我們這里距離鎮區近,因為土地被征收還有勞動力外出務工等因素,很多人都說我們這里發展規模農業難,但我們不認輸,這幾年一直到周邊學習,比如到過貞豐和安順舊州去學習他們的種植技術。今年,全鎮各村都在大力打造村級示范點,我們因地制宜,終于也找到了合適的發展方向。”海星村黨支部書記文澤國看著綠油油的白菜欣慰的說道。

方向明晰了,思維也就一下子打開了。海星村動員黨員到汪家莊組做群眾的思想工作,僅僅兩天時間就完成了土地流轉。據了解,為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爐山鎮黨委、政府積極協調,由甘壩村為海星村免費提供50畝示范基地的白菜苗。

“為了不耽誤農時,我之前每天一有空就來,至少要來基地三四趟,看到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有什么新情況就馬上聯系鎮農業服務中心技術人員來實地指導,現在,他們都笑我快要成為半個農業專家了。其實,我是覺得要做我們就要做好,我們發展這農業產業一來是可以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二來可以帶動貧困戶增收,三來也可以給群眾起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從土地翻犁到蓋膜到移栽再到現在這成片成片的大白菜,我打心底感受了豐收的喜悅。”海星村主任羅義軍高興地說道。
據悉,共有12人日常在示范基地工作,最忙的時候一天達到24人在地里勞作,直接讓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增收。海星村50畝示范基地分季度種植農作物,第一季度種植白菜,當下便可采摘食用;第二季度準備種植辣椒,在種植的過程中,由鎮農業服務中心安排技術人員對種植的農產品全程進行技術指導服務,切實保障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

“眼下,正是白菜豐收的季節,我們這里水分充足,白菜長得好,營養價值也很高,歡迎大家來實地參觀和采購。我們這里距離鎮區近,交通很便利,可以讓商家自己來菜園采摘,感受一下自給自足的樂趣;也可以直接和我們預訂,我們采摘后商家直接拉走,而且在爐山轄區內,我們還提供送貨上門,量多優惠。”文澤國對前來基地參觀的商家們熱情地說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