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推進生態宜居環境建設,打造綠色生活。加強以鎮政府駐地為中心的農民生活圈建設,以鎮帶村、以村促鎮,推動著鎮村聯動發展。以推進示范小城鎮“8+x”項目建設為契機,重點加快完成鎮區停車場、城市“綠道”、公園廣場等建設工作,加快推進爐山至大風洞城市主干道、爐山鎮農民體育運動中心等重點項目推進工作。加快推動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的延伸,統籌考慮鄉村道路交通、給水排水、垃圾處理、污水處理、能源供應、廣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和文化、教育、體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公共服務設施配置,完善城鎮綜合承載和服務功能,讓群眾享有更加便捷完善的生產生活服務。逐步消除城鄉間基礎設施差異,補齊鄉村發展短板,推動鄉村生活品質和質量的提升,讓群眾在城鄉都能享受同等舒適生活。


積極培育鎮村主導產業,打造富裕生活。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主線,將全鎮農業產業規劃為四個片區:城鎮中心服務區、東部觀光農業產業區、南部園林產業區、西部生態農業產業區。同步建設爐山鎮東部“洛棉桃李荷田黨建扶貧園”、西部生態循環農業黨建扶貧產業園、南部休閑園林黨建扶貧產業園和鎮中心商貿服務黨建扶貧園4個黨建扶貧產業園區,構建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形成黨建引領示范化、產業發展園區化、發展規模適度化、貧困戶覆蓋全面化的產業布局。圍繞全市重點產業,結合爐山鎮現有產業基礎和市場潛力,大力發展花椒、辣椒、蔬菜、精品水果、烤煙等長效特色農業產業18470畝,逐步培育形成了“桃李荷田·生態洛棉”田園綜合體、甘壩大坪農業綜合體、百興村蛋雞養殖基地、大良田村生豬養殖基地和平初村林下雞養殖基地等50畝以上種養殖產業基地62個,打造了一批“產業集中度高、示范帶動性強、利益聯結面廣”的產業興旺典型。當前,全鎮完成低效農作物調減4000畝,建成市級示范點2個600畝,建成200畝以上壩區2個,建成村級“百畝”工程林下示范點14個;全鎮完成蔬菜種植16019畝,中藥材種植2858畝,茶葉種植730畝,糧食作物種植21483畝,食用菌種植30畝。

大力發展特色旅游產業,打造美好生活。爐山鎮黨委政府通過不斷加強對環境的整治,保證了全鎮生態環境的良好質量,并依托爐山鎮悠久的歷史文化及秀美的自然風貌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努力把“綠水青山”變成全鎮的“金山銀山”。不斷發展宣傳本土文化,整合民族文化和生態環境兩個寶貝,努力打造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挖掘清平古文化,打造人文旅游名片。深挖和整合清平縣衙遺址、孫文恭公祠、張畢來故居、石邦憲墓等的歷史文化和旅游價值資源,結合爐山鎮民風民俗,全力打造獨具特色的清平文化旅游勝地,重點完成爐山鎮清平古城旅游規劃。同時圍繞石仙山省級森林公園建設,盤活周邊“云龍花海”、“南山河風景區”、老君洞溶洞、仙人洞溶洞等景點,打造一條集森林療養、徒步野營、生態體驗、科教探險、藝術寫生等功能為一體的自然風光路線。(楊 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