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近年來,
錦屏縣高點謀劃、高位推動,以“黨建+扶貧”為主線,堅持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經濟發展等“同頻共振”,提升黨員帶富、能人帶動、引領輻射效果,以黨建引領“聚”能量、“跑”速度、“搭”快車,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快”字當頭,經濟發展促和諧。實現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筑牢堡壘是關鍵,而這個關鍵需要用“主心骨”來領。為了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錦屏縣一方面尋找發展新路、辟蹊徑,因地制宜,理清思路,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與產業現狀、資源狀況、群眾需求、受益范圍結合起來;另一方面,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整頓轉化一批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力求脫貧攻堅任務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縣委組織部會同縣直相關門、鄉鎮逐村調研指導,形成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清單,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適合錦屏特色的“做精壩區、做活林區、做優水區”產業結構調整之路,全縣農業產業由零散、單一、傳統向高效、多元、可持續轉型,重點推動固本、銅鼓、新化等地發展中草藥基地和蔬菜建設項目、辣椒基地建設,確保黨建引領煥發新活力。
“準”字著力,黨建帶富雙推進。錦屏縣持續推動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往深里走實里走,持續提高脫貧質量,組織致富帶頭人深入田間地頭帶領貧困群眾發展產業,當好群眾的引路人、領頭雁。鎮村兩級黨員干部戰斗在攻堅一線,擔當起脫貧攻堅“先鋒隊”作用,通過走訪、詢問、摸底,進一步了解困難農戶“家底”,按照“一戶一檔”“一戶一策”的工作思路,為困難農戶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為提升群眾滿意度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堅持把黨建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把脫貧成果轉化為鞏固黨建成果,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帶領轄區內黨員、貧困群眾建美麗鄉村、樹文明新風、鞏固脫貧成效跑好攻堅“最后一棒”,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發展。
“穩”字作基,精準扶貧促
民生。錦屏縣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圍繞“穩就業就是最大的
民生工程”持續精準對焦施策,積極探索助農增收的新路徑,聚焦薄弱基層黨組織、瞄準貧困人口,牢抓產業發展,穩步推進扶貧產業項目。同時,會同農業等部門積極指導各村開展工作,送技到村、送技上門,借助地方資源優勢,以本地特色農產品為載體,如油茶、石斛、中藥材、食用菊等特色農產品,從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著手,增加產品附加值,讓貧困戶的“錢袋子”鼓起來。目前,全縣有500畝以上壩區7個,總面積4.05萬畝;發展林下經濟利用森林面積76.5萬畝,林下經濟總產值3.68億元以上;稻漁綜合種養面積7.21萬畝,帶動貧困戶5589戶21240人,有效地帶動了貧困農戶就業增收,幫助走上增收致富的“康莊大道”。(龍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