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田家少閑月,‘十月’人倍忙”,10月22日,在平秋鎮轄區內公路沿線田間地頭黨旗飄揚、人頭攢動,60多名干部、黨員搶抓農時,在田間地頭辛勤的鋤地、拔草、施肥、蓋膜,一片忙種景象。
這是平秋鎮黨員干部開展秋冬種勞作的場景,秋季以來,平秋鎮通過龍頭企業、農村合作社參與帶動發展,切實做好秋冬季農業生產工作。確保在“顆粒歸倉”后,持續促進農民增收。
平秋鎮地勢高寒、氣候冷、濕度大,加上交通不便,青壯勞力大多外出務工,除一年一季的水稻種植外,秋冬季節幾乎家家農田閑置,極大浪費了土地資源。為用活閑置農田,盤活秋冬經濟,平秋鎮將以往秋冬季節閑置的農田土地通過土地流轉或群眾自主耕種的方式統籌推進“盤活”。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方式,以村黨支部書記為領頭雁、幫扶干部對口幫扶,積極引導貧困戶、在家群眾參與發展,拓寬農民秋冬季節增收新路。
“平秋鎮氣候冷、濕度大,適宜種植冷涼蔬菜,經過我們多方考察及了解市場,決定因地制宜種植耐寒和潮濕環境的包菜,政府發放菜苗肥料,訂單式包銷,群眾承擔風險小,前景可觀。”平秋鎮鎮長林雨果對發展包菜產業信心十足。
“把大家都動員起來,閑田都用起來,爭取把群眾今年因疫情和因災的損失補回來!”連日來,平秋鎮黨委書記文才權深入田間地頭帶頭苦干實干,要求各村要切實抓好秋冬種農業生產工作,將責任壓實到戶到人,確保不漏一塊地、不荒一畝田,以群眾實實在在看得見的產業、摸得到的成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干部帶頭做,我們更有干勁,也有信心。”“菜苗、肥料都是政府送,菜種出來有老板上門負責收,不用擔風險,也不用我們花成本,賺了錢是我們的,我們都愿意干!”群眾一言我一語難掩喜悅之情,鉚足干勁整土除草。
今年以來,平秋鎮以產業為抓手,統籌發展經濟大局,形成“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產業帶動,幫助群眾實現增收。據悉,該鎮秋后已種植蘿卜白菜超過300畝、大蒜20畝、綠肥200畝、冬閑田養魚180畝,秋冬種工作正火熱推進中,平秋鎮將進一步推進農田變“閑”為“寶”,激發產業新活力。(劉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