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了解,不到一個月,楊定立便自己請來了挖機,主動把三間舊房、豬牛圈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灶房全部拆除干凈并按照標準進行復墾復綠,一次性順利通過了驗收,按照3000元/人的獎勵標準,全家8口人領到復墾復綠獎勵資金共計2.4萬元,有效帶動周邊群眾自發行動,積極支持黨委和政府的易地扶貧搬遷工作。
近年來,鐘靈鄉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工作全局,堅決打好易地扶貧搬遷關鍵一仗,以改變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為主線,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為盤活搬遷戶土地存量,實現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將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抓緊、抓細、抓實,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舊房拆除及宅基地復墾復綠工作取得成效。
“我們堅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則,督促搬遷對象按照標準開展舊房及附屬物拆除和復墾復綠,對拆舊不徹底和復墾復綠不達標的堅決要求重新整改,經過我們預驗收合格后才上報縣級來正式驗收,爭取一次性過關,才能有效地提高驗收合格率。”鄉移民站負責人彭龍漢在指導易地搬遷工作時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鐘靈鄉按照“黨政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牽頭抓、移民站負責人現場指導、網格員和幫扶干部具體實施”的工作機制,由分管領導、移民站負責人組建成舊房拆除和復墾復綠驗收指導組,逐戶對各網格員、幫扶責任人上報的復墾復綠名單,按照“凈、平、厚、齊、管”的標準進行初步驗收,對達不到驗收標準的農戶加強指導,由網格員和幫扶責任人督促整改,嚴格把好驗收“第一道關口”,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和驗收合格率。
“舊房拆除是易地扶貧搬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幫助貧困人口徹底搬出窮窩、拔掉窮根的有效途徑之一,而許多搬遷戶都有“故土難離、舊房難舍”的觀念,這給我們的易地搬遷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們只有通過反復動員,講政策、講道理,幫他們算明白經濟賬,既堅持拆舊原則不讓步,又要用心用情做好思想溝通,堅持驗收一戶兌現一戶,以看得見的拆舊力度和嚴格的復墾復綠標準,接受群眾監督,爭取獲得群眾的理解和配合。”鐘靈鄉分管易地扶貧搬遷副鄉長范華炳告訴筆者。
“大家都一個標準,你看我我看你,相互之間就沒有對比、推脫,每個村都嚴格按照縣鄉的指導要求執行,村一級開展舊房拆除和復墾復綠工作更輕松,減少了很多矛盾,這樣的做法很好!”鐘靈村黨支部副書記吳澤銀對該項工作感受頗深。
“十三五”期間,鐘靈鄉累計實施易地扶貧搬遷280戶1236人,其中無房戶22戶。截止目前,完成易地搬遷復墾復綠驗收89戶,兌現復墾復綠獎勵資金115.2萬元,驗收合格率達95%以上。鐘靈鄉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堅決啃下搬遷后拆舊難、拆舊不徹底、復墾復綠不過關等“硬骨頭”,全面按時打贏易地扶貧搬遷硬仗。(楊函香)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