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法官耐心勸解當事人
在農村,由于人們的法律意識淡薄,男婚女嫁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即舉行婚禮同居者時有發生,雙方同居后,往往會因多種緣故隨意分手,男女雙方家庭也會因彩禮、嫁妝鬧得不可開交,近期水尾法庭轄區就發生了該類案件。某村青年蒲某(男方)與潘某(女方)于2018年初經人介紹相識,不久,蒲某父母就托媒人送給潘某1.2萬元見面禮,雙方隨即定下婚約。2019年初,蒲某給付潘某彩禮現金4.8萬元及置辦衣服現金2萬元并為其購買了金銀首飾。隨后,雙方舉辦了婚禮并共同生活。結婚不足十天,雙方就發生矛盾,后一直未辦理結婚登記。2020年初,雙方因退還彩禮發生爭執,并拔刀相向,經鄉政府及派出所多次調解均未果。2020年3月24日,蒲某訴至法院,要求潘某及其父母退還彩禮及金銀首飾等折價10萬余元。

女方當庭退還男方彩禮
受理該案后,承辦法官先行向地方群眾了解當地風土人情并主動向相關部門及人員了解糾紛始末,為妥善審理該案做好充足準備。庭審中,原、被告仍各執一詞,怒目相對。為避免民轉刑案,庭后,承辦法官多次驅車前往男女雙方家中,對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耐心開導,希望雙方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在法官的傾力說服下,劍拔弩張的雙方終于平息了一腔怒火。承辦法官抓住調解良機進行調解,引導他們摒棄嫌怨、互諒互讓,經過法官的不懈努力,最終雙方一致同意由女方退還男方彩禮65000元。為避免雙方接下來因女方陪嫁物品返還事宜再次發生糾紛,經勸解,男方同意退還女方陪嫁物品。法官隨即聯系鄉鎮派出所民警協同女方親屬一并前往男方家中清點陪嫁物品并將陪嫁物品妥善運回。至此,該起鬧得沸沸揚揚的婚約財產糾紛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