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因婚姻工作不順利,女子何某就想努力考上公務員。但在拿到筆試第一名的同時,何某卻為了讓工作機會落在自己手里更穩當,竟用毒品陷害競爭對手,并讓其受到行政處罰從而無法通過政審。
視頻來源:北京青年報
公務員考試“陷害”競爭對手,當事人認罪
2018年3月13日,女子何某為使國家公務員考試的競爭對手也就是本案的受害人受到行政處罰,遂找到肖某合謀,由肖某前往被害人工作單位,以應聘為名接觸被害人。
當月17日,肖某在被害人辦公室內,趁機將毒品放入被害人水杯中并確保其喝下。
次日,肖某便撥打110舉報被害人吸毒,被害人后被抓獲,民警從被害人辦公室電腦鍵盤下起獲甲基苯丙胺0.05g。
經檢驗,被害人尿液中檢出苯丙胺和甲基苯丙胺。后何某、肖某被查獲,毒品也被收繳。
順義檢察院認為,何某、肖某欺騙他人吸食毒品,其行為觸犯了刑法。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欺騙他人吸毒罪追究其刑事責任。
在庭審中,何某、肖某認罪認罰。
當事人:是我思想出現了偏差
何某稱,最初他通過肖某的哥哥找到肖某,目的就是想讓肖某應聘到被害人所在的單位,弄清楚被害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問題,好讓肖某在政審環節能“揭發”被害人。對于肖某對被害人使用的毒品的行為,她稱自己進行過阻止,“我用微信語音給肖某說這個東西太恐怖,不要再用了。”
何某表示,最開始和肖某的哥哥說的是,如果任務沒有完成每天給其1000元報酬,如果完成了,可以給5萬元,“通過微信轉賬給肖某2萬元。”
庭上的何某有些哽咽,她認為自己的婚姻工作一直很不順利,因前任丈夫是個公務員,但是婆家認為她的教師職業比不上公務員,自己一直被瞧不起。雖然倆人的婚姻最終走到了盡頭,但她卻一直堅信丈夫對自己的愛是真的,于是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公務員,“我當時真是心急了,我以第一名的筆試成績考了公務員。是我思想出現了偏差。”
此外,何某自稱已經自殺過三次,認為自己確實有病,所以申請刑事責任能力鑒定。
肖某則稱,使用毒品這事是他和何某倆人商量的。當時何某找到他后去了酒店,“她說她妹妹懷孕了,讓我教訓教訓被害人,我當時跟她提工資多少錢一天 ,她總共給了我兩萬元,都是微信。”
公訴機關:欺騙他人吸毒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公訴機關認為,何某、肖某欺騙他人吸食毒品,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欺騙他人吸毒罪追究其刑事責任。鑒于何某、肖某到案后如實供述,依法對其從輕處罰,建議判處何某有期徒刑六個月至八個月,并處罰金。建議判處肖某有期徒刑六個月至八個月,并處罰金。
對此,何某請求法官對其從輕處罰,判處緩刑。
何某辯護人徐藩則認為,第一,毒品的數量存在重大矛盾,還有沒有找到杯子是不能排除合理懷疑的,不能證明何某是否有效投毒。第二,鑒定記錄之間存在矛盾,在刑事案件中用尿液標準來認定是否吸毒應更慎重。第三,何某的犯罪行為顯著輕微,主觀惡性、人身危險性比較小系初犯且沒有對被害人的錄取造成嚴重損害。故請法庭對何某予以從寬處罰,建議判處緩刑。
肖某也請求法官對其從輕處罰。肖某辯護人則稱,肖某系從犯,應從輕或減輕處罰。肖某雖然實施了行為,但在犯罪中起次要作用。肖某具有坦白情節,系初犯、偶犯,應予從輕處罰。肖某有悔罪表現,且沒有給被害人工作、生活造成嚴重的后果,建議對肖某適用緩刑。
根據現有的犯罪情節,公訴人認為肖某不宜認定為從犯。
此案未當庭宣判。
網友評論:
@心若止水266:這種人可怕,別說進公務員隊伍了,在教師隊伍更可怕;
@清風不識字404:電視劇也不敢這么拍;
@未來、在腳下:卷面代替不了道德!
@馬小喵:你弱你有理嗎?生活不幸就是違法犯罪的理由嗎?強盜邏輯!
@真心真意:知識有證書,道德無證書!
@離夢當歸:比起成績,品德和心智更重要啊!
綜合來源:北京頭條客戶端(記者 宋霞)、《青流》視頻及網友評論。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