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新華社記者徐揚、趙洪南
莊嚴的殘歷碑靜靜矗立,無聲訴說著這個民族的巨大苦難;刺耳的警報聲劃破天際,宣示著這個民族的錚錚誓言。“九一八”,中國人民永不忘記。
88年前的9月18日夜晚,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軍國主義自此開始了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野蠻戰火從松花江畔燒到五指山下,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無惡不作,戰爭罪行罄竹難書。鐵證如山,歷史昭昭,軍國主義的暴行早已被牢牢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警示后人。
“九一八”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事變爆發當夜,東北軍部分愛國將士拒不執行“不抵抗政策”,打響了反抗侵略的第一槍。事變第二天,中共滿洲省委即發表抗日宣言,很快派出楊靖宇、趙尚志等骨干深入東北領導武裝抗日斗爭。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機。不甘做亡國奴的中華兒女萬眾一心,不畏強暴,血戰到底,譜寫了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巨大進步為補償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14年血與火的洗禮中,古老的中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谷諔馉幍膫ゴ髣倮,是中華民族從苦難走向輝煌的歷史轉折點。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回望“九一八”,重溫抗戰歷史,意義尤為重要。這是提醒人們勿忘國恥,要從歷史中汲取力量,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全民族的意志;是警示人們居安思危、朝乾夕惕,盛世更要警鐘長鳴;是緬懷和告慰先烈,忠魂當笑慰,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回望來路,苦難鑄就輝煌;展望前途,光明引領未來。踏上新征程,無論過往取得多大成績,都需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都需要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劈波斬浪一往無前,使“中國號”巨輪駛向燦爛的明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