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一、開展鄉鎮電商普及性培訓
在瀘水市,目前已開展近30期電商普及性培訓,培訓對象主要為村干部、貧困戶、返鄉青年等,培訓范圍已覆蓋瀘水市轄區內40%左右的村鎮,累計培訓1100余人次。
電商普及性培訓旨在幫助當地民眾認識電商、提高電商意識,了解電商所能帶來的收入和便利,從而提升當地整體電商氛圍,為下一步的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推進電商及物流鄉、村服務站點建設
瀘水市下轄9個鄉鎮、72個行政村,到目前,淘金已對各鄉鎮及其中32個行政村進行了實地考察,已確定18個鎮、村站點的建設地點(含:鎮級站點2個,村級站點16個),待確定7個(含:鎮級站點3個、村級站點4個)。

三、梳理縣域農產品體系
以促進農產品上行為核心,淘金會同政府相關部門,在怒江全州范圍內對農產品產業及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統計梳理。目前,已統計有:農產品企業64家,其中11家企業有SC認證,2家有QS認證;農產品種類100多種,在主要農產品的種植面積方面,特色蔬菜4.89萬畝,草果5.73萬畝,有機茶1.9萬畝,砂仁0.93萬畝,山胡椒1.68萬畝,特色水果0.74萬畝,中草藥材3.71萬畝;養殖產業初具規模,其中生豬養殖3.55萬頭,山羊養殖2.06萬只,家禽養殖12.67萬羽,中蜂養殖1.05萬箱。

下一步工作中,淘金集團將重點圍繞6個“賦能”,全面推進怒江州三市(縣)電子商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
其一,扶貧賦能。通過賦能農業龍頭企業,增加農戶生產性收入,助力精準扶貧取得新成效。
其二,品牌賦能。拓展思路,幫助本地龍頭企業設計符合消費者和流通需求的品牌VI設計及產品包裝,同時打開宣傳渠道,低成本、高頻次的進行品牌強化宣傳,增加農產品的溢價能力,并與“云品薈”緊密結合,增加農產品品牌附加值。
其三,渠道賦能。幫助本地龍頭企業拓寬產品銷售渠道,改變當前線下單一性渠道的現狀,開拓線下2B和2C渠道,借助示范縣項目、政府資源、對口扶貧資源以及農委商務等部門的政策支持,向國內各大蔬果批發市場、各省蔬果流通公司等供貨,如盒馬生鮮、易果生鮮、天天果園、每日優鮮等企業,以及在各大超市、消費市場等場所舉辦農產品產銷對接會等活動。
其四,數據賦能。通過數據收集、整理與分析,明確行業的市場規模、價格定位、消費人群、消費層次、消費年齡、熱銷商品、熱銷品質等,合理控制農產品生產、流通和銷售的各環節,幫助農業龍頭企業進行經營策略的調整,做到企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相匹配,減少產品流通環節并降低流通成本,對消費人群進行精準定位等。
其五,倉儲賦能。借助國家示范縣的建設要求和標準,在縣域建設物流公共服務中心,實現生產、流通、銷售的標準化,統一進行大規模的產品分揀、檢驗檢疫及入倉,減少倉儲成本。
其六,物流企業賦能。利用示范縣項目政策支持,整合物流龍頭企業入駐物流服務中心,減少物流企業的倉儲費用,整合規劃合理化的線路、車輛資源配合,在縣域打造共同配送體系,從而降低農產品流通成本,切實幫助物流企業降低運營成本,最終實現農產品上行整體費用降低。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