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凱里經濟開發區至下司古鎮的大道上,有幾棟獨具民族特色的建筑,經常有旅游大巴裝載游客出現在這里,這就是黔東南知名的旅游景點——黔東南州苗妹非遺博物館,景點隸屬于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是一處經過數年的打造,展示黔東南旅游形象的窗口。

來到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采訪,在公司停車場停車時,發現已停了不少的大巴車,車輛進進出出,一派車水馬龍的景象。

首先來到了公司下屬的黔東南州苗妹非遺博物館里,為保護和傳承苗族優秀歷史傳統文化,公司于2014年建成了總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目前全國最大的苗族文化展示載體—黔東南州苗妹非遺博物館。
這是一家非常專業的苗族文化博物館,陳列在這里的展品,有品種繁多的服飾、銀飾、工藝品,還有各式各樣的農耕器具、家庭生產生活用具……它們展示了苗族文化的淵遠流長和博大精深。

據了解,這些展品,多數是苗族的先祖們遺留下來的,它們是特定年代和時期的產物,相當一部分器物在當今社會,已經看不到了。
很多與記者一起參觀的游客看到了這些展品,都發出了驚訝的感嘆……記者也漸漸明白,為何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及下屬的黔東南州苗妹非遺博物館會長年累月有龐大的游客大軍光顧,因為在這里,可以與苗族的先祖們對話,甚至帶你穿越時空,回到古老的時代……
在旅游商品采購區,游人如織。在記者看來,這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游客數量了,但是現場工作人員說,這算不得什么,旅游旺季時,得以團隊為單位,排隊在門口等候。購物區和等候區,都有數量龐大的游客。

記者在購物區轉悠看到,柜臺上是各種各樣的民族民間工藝品和各種用蠟染、織錦深加工做成的產品,品種太多太豐富,看得人眼花繚亂。不過,不管是哪一種產品,都明碼標價,自由交易,其中銀飾類產品還標明了銀的含量,讓游客心里有數放心。
來的游客大多都購買了自己心儀的旅游商品。來自四川的胡先生帶走的是一只銀質水杯,非常精致,價值2000多元,拿在手上,愛不釋手。“這東西,舍不得用,放到家里擺起欣賞。”胡先生說。
你出錢,我給你貨,買賣無非就是這樣一種關系。但是,背后,卻有許多人在付出。

據介紹,一只銀質水杯,從創意到產品進入柜臺,需要很多程序,先是設計師的創意,之后就是手繪草圖,滿意之后就進入電腦,做出效果圖,效果圖通過審核后,做出樣本,樣本審核合格,才能進入生產環節。比較復雜的產品,還需要許多部門、技師的合作。
走訪中,記者進入了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的生產加工車間采訪,在生產車間,工人都在忙活,有人拍照,他們也無暇顧及……在他們中,記者看到了許多年輕稚嫩的面孔,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歐陽珍珍女士說:民族文化需要傳承,現在我們以老帶新,著重培養年輕一代,讓民族文化技藝一代代傳承下去。

歐陽珍珍女士說,目前,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內,有省州縣級非遺傳承人,有工藝美術大師等專業人士,他們組成技術團隊,從事產品研發和文化傳承工作,帶出了大批的專業隊伍,對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作出了貢獻。
“我們還與民間技師通過收購他們的精美作品的方式展開合作,不僅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也了解豐富了我們的工藝品市場,帶活了民間的力量,讓這些技師走上了發展致富之路。”歐陽珍珍女士說。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3月29日,注冊資本人民幣1000萬元,占地20畝,現有員工303人,其中管理人員10人,工藝師38人,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28人,農村一般貧困人員近200人。公司主要生產銷售銀飾、刺繡、蠟染等民族民間工藝品和民族服飾訂制加工銷售等,其中主打拳頭產品“苗妹銀飾”被認定為貴州省著名產品。

公司自成立以來先后榮獲國務院頒發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手工藝保護傳承示范基地”、“黔東南州扶貧龍頭企業”、“黔東南州創業就業扶貧示范基地”、“黔東南州婦女創業就業示范暨培訓基地”、“凱里市婦女創業就業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

公司員工大多是周邊及各縣的村民。龍小琴今年74歲,孩提時,母親、奶奶就教她紡紗、織布、織錦,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成為了技師。“不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是給家里人做。”龍小琴說,她想不到,自己已經老了,還有打工掙錢的機會。

據了解,龍小琴月工資1600多元,這點工資對年輕人,是少了點!但是對于74歲的龍小琴來說,算不錯了。“說來說去,還是感謝老祖先,留下這些東西(技術),要不然,我也不會有這份工作了。”龍小琴說。

來自下司的龍英華以前在外打工,后來進入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上班。在這里,她感覺很有收獲:工作不累,全是手上活路,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工資,收入穩定,還能照顧小孩,更重要的是她學會了刺繡、蠟染的技藝,多了一門吃飯的手藝。

據悉,凱里至都勻大道即將開通,屆時,廣東方向的游客來凱里,來黔東南旅游,在都勻下高鐵就可直奔凱里,半小時可抵達。而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就處于這條大道與開發區至下司大道的交匯點附近,將成為旅游接待的“橋頭堡”,游客必將“不盡長江滾滾來”。我們祝愿黔東南州九黎苗妹工藝品有限公司生意興隆通四海,為黔東南州苗族文化傳承和旅游業的發展進步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羅茜)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