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春節期間,不能回家的中隊長何力和同事們默默守護著一方水土的消防安全。清江路消防中隊負責的消防區域比較大,其中還包括了離市區較遠的灣水、龍場、大風洞、萬潮、廬山五個鄉鎮。

“距離相對較遠,出警一次得花上近一個小時的車程。”何力告訴記者,為了避免因時間帶來的不便,這五個鄉鎮都匹配了專職消防員。每隔一段時間,就要帶隊下去給他們做培訓。
據了解,除了對消防員的培訓,還得將消防安全知識深入進村民心里。黔東南大部分是木質結構的樓房,所以一旦發生火災,影響很大。因此,經常出現在田間地頭宣傳,也成為清江路中隊的“家常便飯”。
盤點消防設備、整理救援服、排查車輛隱患……進入春節特殊時間,何力每天都要核查一遍。“檢查一遍,我心里才踏實。”在何力看來,對于消防員來說,必須要爭分奪秒,不能讓一些小瑕疵影響出警的速度。春節,中隊的全員投入緊張的備勤狀態,除夕夜,每個消防員都會穿著戰斗服吃年夜飯、看春晚,只要警鈴一響,就能快速出發。
2006年,何力入職消防,13年來,始終堅持戰斗在滅火搶險第一線,先后參加滅火戰斗700余次,搶險救援戰斗300余次,營救群眾170余人,參加為民服務活動200余次。這些數據的背后,是無悔的堅守。

“鐵石心腸”——何力用這樣的成語形容自己。每逢節假日,保衛任務重,作為中隊長,何力需要時刻堅守崗位,而這樣的堅守,也讓他多次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面對是否想家的問題,何力的回答稍顯無奈。“剛進隊的時候很想家,年復一年的想與家人團聚,想了13年,也習慣了,習慣了就不想了。”
在消防隊里,通過手機與家人視頻是很多消防員選擇“團圓”的方式,相反,何力倒是很“懼怕”。在何力看來,聊天最后都會提及回家的話題,每次都弄得彼此“不高興”。此外,何力也擔心,和家里長時間視頻,會引發同事們更濃的思鄉情緒。“我們作為消防員,守護百姓的安全,是這身火焰藍賦予的神圣職責,雖然不能回家過年,但是我們的付出,能讓更多家庭平平安安過一個春節,我們的辛苦也是值得的,相信家人會理解我的。”何力說。

“他就是‘勇三郎’。”這是何力的同事對他的評價。2012年7月3日17時45分,黔東南州凱里市諾康公司成品倉庫因實施氧焊作業引發火災。在偵察過程中詢問得知,氧焊工人所使用的4個氧氣瓶還在火場內持續受高溫烘烤,若發生爆炸,80年代所修建的廠房無法承受沖擊極有可能垮塌,現場救援人員及比鄰的數十戶居民生命將受到嚴重威脅。關鍵時刻,何力帶領經驗豐富的中隊戰士楊金龍沖進火場。此時倉庫墻壁已被燒得滾燙,梁上掉落的木條不時砸在頭上、身上,濃煙透過空氣呼吸器面罩熏得他眼淚直流,高溫缺氧,呼吸十分困難,此時此刻,他早已把個人安危置之度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排險!找到氧氣瓶時,4個瓶體已經發熱變形,通過經驗判斷,再晚10分鐘可能就會發生爆炸,他和戰士楊金龍迅速將氧氣瓶一一抬出,放置到空地處后安排人員用水槍進行冷卻。隨后,再次返回火場與戰士們并肩作戰。

“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事后想想還是后怕。”何力告訴記者,作為消防員,危險來臨的第一瞬間,是來不及思考“怕不怕”的問題。“只想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據了解,春節期間,貴州省各地消防員將保持24小時戰備值班狀態,確保民眾度過一個平安、祥和、幸福的新春佳節。(吳青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