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這里曾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少女,老百姓坐擁“金山銀山”仍受窮。地處西南,啟蒙一直是錦屏縣較為閉塞、貧困的地區之一,也是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最多的鄉鎮。
而今,啟蒙正實現從深度貧困、解決溫飽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從“小、散、弱”一步步邁向“大、強、優”的華麗轉變。
全鎮上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熱度、速度,盡銳出戰,勠力向貧困發起猛攻。2014—2019年全縣共減少貧困人口2152戶8734人,退出貧困村15個,貧困發生率由37.29%降到1.65%,今年,剩余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
婆侗,將以優異的成績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脫貧攻堅,這是一個歷史的命題。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戰,是一場沒有退路的背水一戰,是一場攻堅拔寨的決勝之戰,是一場破釜沉舟的必勝之戰。
脫貧攻堅是黨的“三農”政策在農村的集中體現,是對基層黨建工作成效和黨員干部作風的現實檢驗。
啟蒙,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有關要求,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工程來部署來落實。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廣大黨員干部投身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守初心擔使命,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以“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將如期完成脫貧摘帽任務。
在12月1日啟蒙戰區脫貧攻堅“奮戰30天”誓師大會中,縣人大常委會、啟蒙戰區指揮長龍永貴對廣大扶貧干部說道:一是奮戰30天,找問題,抓整改。緊扣當前脫貧攻堅存在問題,找準差距,全面聚焦“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拿出刀刃向內的勇氣,以科學有效的方式方法把“改”字貫穿始終,深化整改落實;二是奮戰30天,嚴紀律,明督查。面對脫貧攻堅中部分干部責任心不強、戰斗力不足,以及在最后沖刺階段勁頭有所放松、思想有所懈怠的狀況,堅持把問題找實、把根源挖深,責任壓實,督查加碼,在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同時,又注重從干部的思想層面解決問題;三是奮戰30天,講政治,扛責任。始終堅定以脫貧攻堅為中心的根本立場,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狠抓整改落實,把群眾看得見、感受得到的成果,以解決問題的實際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讓群眾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好;四是奮戰30天,咬緊牙關,奪取全面勝利。針對發現的問題組織村前沿指揮部全體網格員、幫扶干部再次走訪排查,進一步摸清底數,確保戶戶過,網格過,村村過,不漏一戶一人,嚴格按照一日一自查,一日一研判,一日一調度,一日一督查的工作要求,進一步壓緊壓實幫扶責任人責任,精準信息,提升群眾認可,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精彩出列。
用真心扶真貧,用真情扶真困。啟蒙戰區實行縣級領導包片聯村,村前沿指揮部集團承包全覆蓋。
為了幫助鵬池村改變貧窮面貌,錦屏縣縣委黨校扶貧干部姜琦扛蹲點吃住在鵬池。立下了“貧困不出不離村” 的錚錚誓言。他自2016年他到鵬池任同步小康“第一書記”,扶貧成為他的主業。3年來,他二話沒說沖鋒在前,迎難而上。
面對家人不理解。他說:“服從黨組織的決定是一個黨員的天職,憑良心做點實事,有余力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就這樣,他做通了家人的思想工作。
“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幫錢又幫物,更要幫建一個好支部”,姜琦把“建堅強堡壘,強造血功能”作為主攻方向。選好帶頭人,他協助啟蒙鎮黨委、政府為鵬池村把好人選關、審查關和程序關,引導選民依法依規將政治立場堅定、帶富能力強、群眾基礎好的選為書記;把領導無術、脫貧無招、能力不足的人擋在“門”外。
群眾利益無小事,為民辦實事深入人心。510余名幫扶干部、教師和醫生等,在脫貧摘帽陣地上勇擔使命,走村串戶,講政策,解民苦,找產業、斬窮根,樹信心。用艱辛和汗水書寫著精準扶貧的答卷。
錦屏縣政法委幫扶的丁達村,是啟蒙鎮的一個貧困村。該幫扶單位首先完善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培育了一批養殖能手,并采用“黨支部+企業+農戶+合作社”的模式,解決農產品銷售問題,對村民生產出來的生豬、雞鴨、蔬菜等均按照市場價收購,確保村民個個受益。在縣政法委的幫扶下,村民由“不愿干”到“真想干”,撕掉了貧困的“標簽”,村寨面貌發生華麗蝶變。
丁達村的蝶變是精準幫扶的一個縮影,從單打獨斗到八方合力,從散兵游勇到組團作戰。啟蒙集聚全民,正以銳不可當之勢邁向新的征程。
立足實際、久久為功。幸福不會突然從天而降。扶貧工作應堅持以精細的工作解決好貧困群眾的眼前急需和后顧之憂,為百姓勤勞致富創造條件,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啟蒙民生事業邁出新步伐。在全鎮每個行政村建有1個標準化衛生室。為有效遏制和減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的發生。啟蒙鎮中心衛生院多措并舉,為貧困戶開通精準扶貧送健康服務“綠色通道”,通過對貧困村民免費體檢,上門隨訪、用藥和生活健康指導等優質服務,縮減了醫藥開支,緩解了病痛折磨,大幅提高群眾的健康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基礎設施煥發新活力。大力實施組組通、安全飲水、4G網絡全覆蓋、電網改造、危房改造、透風漏雨整治、人居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工程,全面落實“五通五有”,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實施新建和改擴建農村供水工程60多處,村民飲水難的問題基本得到解決。通過透風漏雨整治、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全面落實安全住房保障。
高表村曾是啟蒙出了名的貧困村,沒有村辦公樓,沒有衛生室,是當地干部的一塊心病。在縣信用聯社的駐村幫扶下,實施了農村電網升級改造,人飲提升工程,大部分群眾喝上了自來水,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村民家家有了衛生廚房、廁所,家家通上了自來水、戶戶用上了放心電。升級改造了衛生室,建立了村級電商服務站、村級金融服務站,無線網絡覆蓋了全村,村莊面貌煥然一新。
修的是路,架的是網,改變的是農村面貌,聯系的卻是黨心民心,鞏固的是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扶貧攻堅給鄉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更重要的是老百姓精神上的改變。啟蒙堅持扶志與扶智并舉。大力主導的特色產業,吸納了貧困勞力,實現了“戶戶都有脫貧產業,人人都有致富路徑”的發展格局。
“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現在我全家吃穿住和教育、健康有了保障,日子也越過越好了。我今年自愿申請脫貧,不能再依靠政府幫扶了。”啟蒙鎮八里村七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楊通福在大會上發自內心感激地說:“我家庭困難,全家重擔壓在我一個人身上。2014年,我被評為貧困戶享受到了健康、產業、教育幫扶、低保救助等扶貧實惠。2019年我被安排在村里當保潔員,方便照顧女兒的上學。順便還可以在八龍養殖場上班,離家很近,目前經濟收入很不錯。”
涓涓細流,匯聚成河。啟蒙干群上下同心,其利斷金,凝聚成了脫貧攻堅的強大力量。今年是啟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之年,站在新起點,書寫新篇章,歷史的畫卷還在繼續揮毫潑墨。
蹄疾步穩,闊步前行。決勝摘帽在即,啟蒙在脫貧攻堅的新一輪戰爭中——全力抓整改,全面求提升,吹響了決勝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楊振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