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月22日,在錦屏縣銅鼓鎮新寨村,劉竹英夫婦正在自己的小農場忙碌著,趕羊、摘菜、喂豬、喂雞鴨等等,這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47歲的劉竹英一名肢體三級殘疾的殘疾人,2017年1月,她和她丈夫回到家鄉,并在殘聯的扶持下,學會養殖技術,一家人走上了養殖脫貧致富路。

劉竹英的丈夫抱著小羊羔

劉竹英夫妻倆摘菜回養殖場路上
“上有老,下有小,我老婆腿有殘疾,外出務工干不了重活,在外漂泊久了,很想回到家鄉好好干一場”“家鄉山清水秀,適合發展種養殖產業,我們就從養羊開始,不斷地學習養殖技術,心想著一定要闖出一片天地!”劉竹英的丈夫楊勝堯對自己的養殖場充滿信心。
“你們瞧,剛過完年,我的生態豬和雞鴨都賣得差不多了,只剩這幾只了。去年養生態豬22頭、雞50只、鴨400只、羊40只,總的收入有7萬多元,新的一年,我們將擴大養殖規模,繼續努力!”劉竹英激動的說。

劉竹英夫妻倆正在喂雞

劉竹英正在喂豬
據了解,該鎮為夫妻倆爭取到了10000元的扶持資金,為他們解決了燃眉之急。刻著歲月痕跡的臉龐,一看便知這是一個歷經滄桑的人;有著厚厚老繭的雙手,一看便知這是長期勞動打磨的痕跡;盡管她的腿走路不是很方便,如今,夫妻倆用辛勤和汗水,把小養殖場經營得風風火火,在山坳里“創”出一片天地。(姜青青 吳紅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