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百香果基地位于岑花村,全村現有耕地2207畝,林地5384畝,該項目通過采用“村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逐漸形成集育苗、種植、銷售、觀光旅游多元化產業鏈條,并推出了“苗生緣”品牌,產品已申請獲得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已經在申請審批中。同時合作社采用“線上+線下”銷售模式拓展市場,產品供不應求。

據記者了解, 在發展產業方面,岑花村兩委通過2017年外出考察,決定優先發展百香果產業,在下岑花建設110畝基地,并不斷發展壯大。通過百香果合作社帶動,相繼成立了百香果、藍莓、肉牛、商品兔等種養專業合作社和技術開發公司,百香果擴大到300畝,藍莓種植450畝;肉牛養殖205頭,商品免養殖2000只,形成了“ 兩種兩養”的助農增收產業。在過去的2018年,全村88戶貧困戶實現分紅8.08萬元, 2019年預計達到19.67萬元;勞動務工收入達到45萬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由2017年的1.8萬元增加到8萬元, 2019年預計達到21萬元。


“我每天在百香果基地工作8小時,能夠拿到80-90元的工資,從今年開始我就在這邊做事情了,主要負責給百香果除草、施肥等工作,工作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輕松,就在家門口上班,還能照顧到家里,相比自己種田來說,還是很滿意的”。正在給百香果幼苗蓋地膜的的村民楊長英說道。

楊勝福表示:“在百香果產業的影響下,精困群眾通過參與合作社的生產經營活動,提升了工作技能。傳統的水稻、玉米種植收入正被土地流轉收人、勞動務工收入、利益聯結分紅、市場銷售收入等替代。群眾強烈感受到了勞動幸福和自身價值。脫貧的信心更強,發展的勁頭也更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