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謝謝你們幫我們解決了戶口問題,我們終于可以享受國家的優撫待遇了。”1月20日,在鎮遠縣政務中心公安局窗口,發生了令人感動的一幕。一對古稀老人緊緊握住民警的手,眼含淚花,對民警感激不已。
據了解,這對老人分別是74歲的黃金文老漢和73歲的張兆付老太。黃金文老漢是鎮遠縣舞陽鎮魏家屯的人,2004年4月,經村上人,張兆付老太的女婿介紹,黃金文老漢與張兆付老太結為夫妻,共同生活至今。黃金文老漢是貧困戶,可是各項幫扶政策不管是村里面還是鎮里面,都只給黃金文老漢,不給張兆付老太,這讓黃金文老漢很是郁悶。一問幫扶干部,才知道雖然與張兆付老太生活了10幾年,但是張兆付老太的戶口不在魏家屯,根據扶貧政策相關規定,張兆付老太無法享受到舞陽鎮的扶貧政策。黃金文老漢這才想起,張兆付老太是從施秉縣馬號鄉改嫁過來的,要想張兆付老太也能享受到國家的扶貧養老政策,還得到施秉縣馬號派出所去把張兆付老太的戶口遷過來。

據張兆付老太介紹,她本是鎮遠縣涌溪鄉人,1962年結婚嫁到施秉縣馬號鄉,與丈夫吳某生育了7個子女,孩子成年后,她和丈夫就與孩子分開生活。但是10幾年前丈夫先她而去,剩下她孤苦伶仃,兒媳婦待她又不好,她只得到鎮遠縣舞陽鎮魏家屯女兒家住。女婿魏某見她幾十歲還孤獨無依,就介紹了本村喪偶老漢黃金文相伴。兩人共同生活10幾年來,雖然日子清苦,但相互照顧,相互依偎,生活也很幸福。只是兩個人年紀漸漸大了,做不得生產,就靠黃金文一個人的低保生活,壓力很重。
據了解,2016年,黃金文老漢到施秉縣馬號派出所為張兆付老太辦理戶口遷移,卻被告知,沒有張兆付老太的戶籍資料。既然張兆付老太是鎮遠縣涌溪鄉人,可以到涌溪派出所去看看?稍谟肯沙鏊捎谀甏眠h,民警也無法找到老太的戶籍底單。民警告訴黃金文老漢,張老太在馬號鄉分得有田土,說明張老太1962年嫁過去時,戶口是已經遷移到馬號鄉了的。這個戶口問題,還是得馬號派出所解決。就這樣,黃金文多次來回于施秉縣馬號派出所、鎮遠縣涌溪派出所辦理戶口事宜都無法辦理。直到2017年12月,黃金文老漢走進政務中心公安窗口......

公安窗口對黃金文老漢反映的事情非常重視,召開會議討論如何解決張兆付老人的戶口問題。大家一致認為,因張兆付的戶口涉及到幾個派出所的事宜,必須首先對此事開展調查,再向上級匯報。會后工作人員立即根據工作布置開展調查,并將上述調查情況向鎮遠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匯報。治安大隊根據2018年黔東南州公安局治安警察支隊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實施意見》的相關要求,為切實保障法律賦予中國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基本權利,責成鎮遠縣公安局戶政中心解決張兆付老人無戶口問題。
經過鎮遠縣戶政中心窗口工作人員的不懈努力,終于于2018年1月20日將張兆付無戶口的心病解決。于是便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