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何勃 攝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 何勃 攝
圖為2014年,都江堰水利工程時隔11年的大歲修最后一項工程現場——引水至內江。張浪 攝
圖為2014年,都江堰水利工程時隔11年的大歲修最后一項工程現場——引水至內江。張浪 攝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何勃 攝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何勃 攝
8月14日,廣西桂林市興安縣的靈渠景區。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于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唐夢憲 攝
8月14日,游客乘船游覽廣西桂林市興安縣靈渠景區。 唐夢憲 攝
靈渠位于廣西興安縣,是溝通長江流域的湘江和珠江流域的漓江的跨流域水利工程,始建于公元前214年,兼有水運和灌溉效益,宋代文獻已有靈渠灌溉的明確記載,干渠上以有壩或無壩引水、提水等多種形式灌溉湘桂走廊沿線農田,目前灌溉面積約6萬畝。圖片來源:cfp視覺中國
北京時間8月14日,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上正式宣布,湖北襄陽白起渠(又名長渠)被確認成功申報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并予以授牌。“華夏第一渠”白起渠成為湖北省首個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圖為鳥瞰湖北襄陽白起渠。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白起渠流域內文物,元大德年間,襄陽府立“重修武安靈溪堰記”碑。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圖為鳥瞰湖北襄陽白起渠。 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圖為位于湖北省襄陽市南漳縣的白起渠。湖北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圖為白起渠在中國水利史上創造了“陂渠相連、長藤結瓜”的灌溉模式。湖北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圖為白起渠至今仍灌溉著南漳縣和宜城市30余萬畝良田。湖北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
當地時間8月13日晚在加拿大薩斯卡通召開的國際灌排委員會第69屆國際執行理事會全體會議上公布了2018年(第五批)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中國的都江堰、靈渠、姜席堰和長渠4個項目全部申報成功。圖為白起渠與戰國時期秦將白起攻楚國歷史典故有關。湖北襄陽市委宣傳部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