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6日上午,據河南省紀委監委消息,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原黨委書記、局長張錦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河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出生于1956年的張錦同已退休近兩年,2016年9月卸任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書記、局長。
張錦同長期在河南為官,曾任職周口市政法委書記,南陽市政法委書記,南陽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鶴壁市委副書記等職。2008年調任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書記(正廳級)、副局長,2012年后黨政一把手一肩挑至退休。
6日下午,河南省地礦局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張錦同與三門峽市委原書記趙海燕系夫妻關系。
該工作人員表示,張錦同于5月16日被帶走調查,5月18日河南省紀委進駐了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一周以后,地礦局召開領導干部會議,全局的領導干部、各單位一把手參加,地礦局領導宣布了張錦同被調查的消息。
趙海燕比張錦同小7歲,出生于1963年。與丈夫張錦同一樣,趙海燕的仕途經歷也全部在河南,曾歷任義馬市委書記,新鄉市副市長,焦作市委常委、副市長,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長,三門峽市委書記等職。

2016年7月,趙海燕被通報落馬,距離其接任三門峽市委書記只有一年多時間。
三門峽是河南腐敗的重災區,有三任市委書記落馬。
趙海燕被稱為“賣官書記”。
2016年10月,中組部集中通報了7起違反換屆工作紀律的典型案例,其中就有趙海燕。中組部指出,趙海燕為他人職務調整接受說情打招呼。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一份判決書顯示,有下屬先后9次到趙海燕辦公室送了現金100萬。
另有媒體報道,趙海燕擔任市委書記不到一年,調整的處級干部近百人。“她貶了許多人的官,空出了一大把位置,同時也把一些與自己有利益關系的人扶了上去,甚至是破格重用”。三門峽十余名處級干部寫了聯名舉報信,還有一名被貶官員,一個月內三赴北京,聲言不告倒趙海燕誓不罷休。
張錦同簡歷

張錦同,男,漢族,1956年11月出生,河南省項城市人,在職研究生學歷,1977年7月入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
1982年7月——1983年11月,河南省太康縣老冢鄉辦事員、副鄉長;
1983年11月——1985年5月,河南省太康縣馬廠鄉黨委書記;
1985年5月——1986年2月,太康縣委常委、縣紀委副書記;
1986年2月——1986年9月,河南省委黨校學習;
1986年9月——1989年8月,中央黨校培訓部86級培訓班學習;
1989年8月——1992年12月,河南省西華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1992年12月——1993年8月,河南省淮陽縣委副書記;
1993年8月——1995年5月,河南省周口地委宣傳部副部長;
1995年5月——1995年7月,河南省周口市(縣級市)委副書記(主持全面工作);
1995年7月——1999年3月,河南省周口市(縣級市)委書記;
1999年3月——2000年7月,河南省周口地委委員、政法委書記;
2000年7月——2001年1月,河南省周口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1年1月——2004年2月,河南省南陽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2004年2月——2006年9月,河南省南陽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2006年9月——2006年12月,河南省南陽市委副書記;
2006年12月——2007年3月,河南省鶴壁市委副書記;
2007年3月——2008年3月,河南省鶴壁市委副書記、鶴壁市委黨校校長(兼);
2008年3月——2012年5月,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書記(正廳級)、副局長;
2012年5月——2016年9月,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黨委書記、局長。
趙海燕簡歷

趙海燕,女,漢族,1963年2月出生,河南輝縣人,198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清華大學在職研究生學歷、公共管理碩士學位。
1984.07 中國政法大學本科畢業
1984.07 在河南省婦聯工作,歷任主任科員、法律顧問處副主任(其間在確山縣掛職鍛煉,歷任副鄉長、縣法院副院長)
1992.11 在共青團河南省委宣傳部工作,歷任副部長、部長
1998.10 在澠池縣工作,歷任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2001.03 義馬市委書記
2002.08 在新鄉市政府工作,歷任副市長、市委常委、副市長
2008.09 焦作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
2011.05 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代理市長
2011.07 三門峽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2015.08 三門峽市委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市長
2015.12 三門峽市委書記
中共河南省委七屆、八屆候補委員,中共河南省委九屆委員。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