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流感只會遲到,不會缺席”,這成了最近網絡上人們的戲稱。進入2018年后,我國流感活動水平上升較快,且仍然處于上升態勢。全國多地醫院門急診和住院患者、重癥患者增多,診療壓力大。
預計流感活動高峰還將持續一段時間,隨著學校和幼托機構寒假來臨,流感活動水平將逐漸下降。國家衛生計生委昨天(9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首度回應流感疫情。今冬流感為何如此高發?老人、兒童等重點易感人群如何防范應對?
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表示,今冬流感高發是由綜合因素疊加導致的,主要包括:冬季是流感高發季節,今冬氣候異常,今年流行的優勢毒株已多年未成為優勢毒株,導致人群缺乏免疫屏障,易感人群增多。從臨床癥狀上看沒有特異性表現,都是高熱、畏寒、全身肌肉酸疼、乏力等流感典型癥狀。“今年有一個和往年不同的特點,今年除了有乙型流感感染的病人以外,還合并了甲型的幾個亞型病毒的感染,比如甲型H3N2、甲型H1N1。乙型流感患者數量相對多,但是癥狀比較輕,甲型流感患者數量少一些,但是癥狀可能會比較重。另外少部分的流感患者是甲型和乙型的混合感染。”
目前來看,病毒還沒有發生變異,也沒有產生新的耐藥性,使用達菲等抗病毒藥物可以有效抑制。針對個別醫院抗病毒藥物出現脫銷的情況,焦雅輝回應,我國抗病毒藥物的供應保障是充足的,能夠保障患者的安全。歷年流感的診療方案都是強調抗病毒藥物要早期使用,特別是在出現癥狀后的48小時之內使用口服的奧司他韋,也就是達菲,效果是非常好的。“在生產供應保障充足的情況下,可能存在一些醫院在流感的高峰期,大家到醫院去會有開不到藥的情況。我們要求全國的醫療機構要緊急采取臨時采購的措施,采購流感抗病毒的藥物,包括奧司他韋、扎那米韋和帕拉米韋,要求各地衛生計生委為醫療機構開啟臨時采購通道,保證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充足,不能夠以任何的理由來影響患者對藥品的獲得。”
其實,流感是呼吸道傳染病,也是接觸傳播的疾病,它的預防并不太容易,但是接種疫苗仍然是最有效最經濟的辦法。可惜,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并不高,每年供應市場的有2600萬支,真正接種的只有2000萬支左右。2012年起,世界衛生組織在推薦三價疫苗毒株的同時,也推薦另外一個系的乙型毒株用于四價流感疫苗的生產,但是四價流感疫苗尚未在我國上市。那么,保護力更強的四價疫苗是否有上市時間表呢?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表示,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四價疫苗。“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這樣做大概是在2012年,世界上是從2014年開始使用四價疫苗的,我國疫苗的生產研發機構也在積極做研發。據了解,到2018年流行季節,也就是到今年秋天,可能會有至少一家疫苗廠家會生產出四價疫苗,還有其他的疫苗廠家正在積極申報臨床研究審批。”
目前,各地的兒童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國家衛生計生委要求各地統籌調配兒科醫療資源,采取更多的措施來滿足兒科診療需求,部分醫院把一些經過培訓的高年資內科醫生派來支援門急診工作,還有一些退休的兒科老專家、老教授,也根據需要開始出診,滿足高峰期兒科診療的需求。但是對于幼兒等重點人群,馮子健建議,盡量在8月-11月期間接種疫苗,當然后續接種也有效,“如果你在9-11月份沒有完成接種,仍然可以在流行期接種,一直到明年3月份之前都可以再接種,仍然是可以獲得保護的,但最好還是在11月份之前完成接種。”
現在,不少流感病人都集中在一些大醫院就診,有公眾反映個別的基層醫療機構不收治流感病人、發熱病人。這與我國實施分級診療的醫療方針背道而馳。焦雅輝表示,首先要強基層,在基層醫療機構建立分檢制度,設置分診點。發熱的病人完全可以在基層醫療機構就診。“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會發布特定的傳染病預警,針對這樣的病人,經過基層醫療機構的分級診療,可以及時轉到上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或者傳染病院去治療。經過鑒別診斷,排除傳染病的病人完全可以留在基層醫療機構進行常規的診斷和治療。實際上絕大多數發熱的病人還是可以進行明確的初步的診斷的,還有少部分不明原因發熱原因的病人,要及時轉到上級醫院治療。”
總體上看,基層醫療還存在短板,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同一地區不同醫療機構之間,服務能力都會有所差別。國家衛生計生委基層司副巡視員劉利群表示,會一直在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的培訓,為居民的健康進一步保駕護航。(記者車麗)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