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要求,為司法鑒定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州司法局在黨委、政府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司法鑒定職能作用,不斷加強司法鑒定監督管理,積極推進司法鑒定改革和創新,取得一定成效。為在新起點上推動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和司法鑒定鑒定事業發展奠定基礎。
一是司法鑒定服務范圍不斷拓展。近年來,我州司法鑒定工作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堅持“統籌規劃、合理布局、優化結構、滿足需要、有序發展”的原則,以服務司法為導向,積極拓寬鑒定領域,不斷滿足司法機關和人民群眾對司法鑒定的需求,充分發揮司法鑒定制度在促進社會公正、化解矛盾糾紛、維護公民合法權益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功能作用。在原有3家鑒定機構基礎上,至2017年,新增3家司法鑒定機構,鑒定范圍由原來法醫臨床、司法會計增至法醫臨床、機動車安全性能、司法會計、價格評估等鑒定。目前,充分發揮社會資源,積極鼓勵引進技術人才,正籌建一家綜合性司法鑒定機構,促進我州司法鑒定行業做大做強,該鑒定機構正在申請審核中。我州司法鑒定機構完成業務量逐年增長,2006年業務量僅439件,2017年全州司法鑒定業務量達到1527 件,年均增幅約11 %。
二是司法鑒定質量不斷提升。能力驗證是作為評價鑒定機構能力、提高鑒定水平、實施行業管理的重要手段。隨著能力驗證活動逐漸常態化、規范化,司法鑒定行業對于能力驗證的認識不斷提高。鑒定機構通過參加能力驗證充分了解自身鑒定能力和鑒定質量在行業中的實際水平,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促進了鑒定能力和鑒定質量的穩步提升。自司法部開展能力驗證活動以來,我州符合條件的鑒定機構連續9年積極參加能力驗證活動。2015年至2017年,全州司法鑒定機構參加10項(次)能力驗證活動,通過率80%,滿意率為60%,通過率和滿意率穩步上升,大幅提升了鑒定能力和鑒定質量。
三是司法鑒定監管不斷加強。隨著司法鑒定機構數量的增加以及司法鑒定業務量顯著提升,我們結合工作實際,加強司法鑒定事中事后監督和管理,在強化教育培訓的同時,嚴格監管,逐步建立專項監督檢查、司法鑒定誠信評價和雙隨機一公開等制度,促進了鑒定機構和鑒定人加強自我規范、依法誠信執業。同時,定期組織開展司法鑒定文書質量、司法鑒定收費標準、司法鑒定執業檢查,針對存在問題,要求及時整改,查缺補漏,將鑒定人員、收費標準、鑒定程序、業務范圍、執業類別和監督方式等業務信息全面公示上墻,接受社會監督。2015年以來,開展司法鑒定各項檢查12次,檢查鑒定文書35件。各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員無違法違規問題發生,司法鑒定零投訴,促進了司法鑒定行業健康發展。
四、司法鑒定管理機制不斷創新。為了全面貫徹落實全國、省、州政法工作會議精神以及全國、省、州司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做好深化司法鑒定管理體制改革工作,2017年,制定了《黔東南州司法局2017年司法鑒定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在調研基礎上,超前謀劃 敢于創新,在全省率先出臺了《黔東南州司法鑒定人負責制及責任追究制度(試行)和黔東南州司法鑒定機構 司法鑒定人依法自律、誠信執業制度(試行)》(簡稱《雙制度》)。《雙制度》的出臺,使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能夠認清從嚴管理形勢,認清違法違規行為的后果,促使其提升能力水平,進一步加強司法鑒定執業行為監管,提高司法鑒定公信力,為建立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依托黔東南州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平臺,在法律服務中心設立司法鑒定窗口,公開司法鑒定機構和司法鑒定人信息,方便當事人查詢,
五、司法鑒定信息化管理不斷提高。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的要求,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司法鑒定管理中的積極作用,進一步提高司法鑒定信息化管理水平,省廳開展了“政法平安云”工程的司法鑒定綜合管理系統建設工作,系統即將試運行,該系統建立起連接管理部門、鑒定機構與使用部門互聯互通的管理體系,加強管理部門、使用部門與鑒定部門的溝通協作,信息共享。同時,完成了全州6家司法鑒定機構和61名司法鑒定人名冊信息采集錄入工作,并在全國司法鑒定名錄網向社會公開國家司法鑒定人和司法鑒定機構的有關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六、司法鑒定隊伍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加大司法鑒定人崗前培訓、在崗學習和繼續教育培訓力度,鼓勵司法鑒定人積極參與省廳舉辦的司法鑒定法律法規、業務綜合知識培訓,使鑒定人不斷補充新知識,提高鑒定能力和水平。自2015年來,管理干部參加部級培訓1人次,省級培訓24人次;參加崗前培訓8人次,司法鑒定人參加繼續教育培訓206余人次。(吳曉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