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那里的竹海綿延數(shù)十公里,覆蓋界牌、泥山、蜜蜂十幾個村寨,甚至鎮(zhèn)遠邊境幾個村落,這就是“萬畝竹海”,當?shù)厝朔Q為萬畝竹海和萬米竹廊。因為有了豐富的竹資源,于是就有了百十個用石板砌成的破舊而矮小的特殊房子,星羅棋布散落在這萬畝綠竹之下,這是三穗遠古的土法造紙作坊。這些最具代表性的殘破建筑,足以說明三穗土法造紙工藝至荊楚遺風猶存。
我曾帶中央電視臺記者到“鬼”洞前的那個小村寨毛坪閣采訪。村寨小溪兩邊凌亂砌著的十來個古老石坊就是他們的造紙坊,村里人說是清朝中晚期清廷將領曾國藩為阻止天國大軍入川,親率湘軍進黔,在此駐軍,遺留的軍士后裔為了生活,就地取材造紙制香,焚錢化紙,寄托鄉(xiāng)情,土法造紙由此傳承至今,當?shù)厝巳我源藰I(yè)為生。
制造土紙以“五月竹”為最佳主要原料,以火紙為主要用途,如果進行深加工,可用于畫畫與書法。到竹海香紙溝來游玩,不僅可以欣賞到萬畝竹海綺麗的自然風光,還可以體驗一下古法造紙的樂趣,這里有還原生態(tài)的農家樂讓你品嘗,朋友,來吧,你一定不會空手而歸的。( 萬祖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