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2016年9月28日,黔東南州第四屆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黃平舊州舉辦,一個全新的舊州古鎮展現在了世人面前。
時至今日,舊州古鎮的情況如何呢?
1月14日,由人民網、中新社、騰訊、今日頭條等多家媒體組成的采訪團赴舊州古鎮采訪。在參觀了紅二六軍團司令部、五洋生態園、天后宮等處所之后,各媒體記者似乎意猶未盡,感嘆頗多。
大家的共同感受是:如果細細去品味,舊州是一個韻味無窮的地方。
好戲連臺 臺臺精彩
1月14日,家住舊州古鎮的張連華吃過早飯,就往仁壽宮而來。
這里已聚集了很多群眾,大家聊著天,不時抬頭張望著前方的舞臺。

之前的一天,社區就通知說,中央民族歌劇院的老師要到舊州來演出,縣里很多部門也都參加。
“仁壽宮這個舞臺,好久沒有人來唱戲了!”張連華說,今年70多歲的他,小時隔三差五的,就到這里看戲。
他印象最深的鏡頭,就是有錢人,總是坐在與戲臺平起平坐的雅座上,有茶水糕點伺候。
至于看什么戲,張連華早已忘記,唯一記得的是“那種戲很古老,現在已看不到”。

上午9點,中央歌劇院帶來的大戲開張,老師們一一上臺,唱歌表演,也有個別老師,邊唱歌邊走下舞臺互動。
一些觀眾情不自禁離席,與演員熱烈擁抱。
張連華擠不進去,只和演員握了一次手。
戲不是原來的戲了,但老張覺得,還是那樣的熱鬧。他希望,這個舞臺,經常有人來表演。
“我老漢活了大半輩子,看電視感覺沒那個味,如果仁壽宮有表演,我會天天來。”話說完了,張連華連抽著了幾口旱煙,陷入遐想,青煙從嘴角冒出,升騰,然后慢慢散去。
黃平縣委宣傳部負責人回應了張連華的新期待:縣里以及舊州古鎮的營銷部門正在對這里的資源進行深度的挖掘和整理,在不久的將來,會好戲連臺,而且臺臺都精彩。

除了藝術領域的大戲,還有文化、旅游上的。
有著丹寨萬達小鎮營運經驗的貴州多彩旅途公司從去年11月1日起就接盤了舊州的整體性營銷。
該公司的運營總監于萬洲說,1月20日至今年3月初,舊州將借助春節,舉辦大型的年會,推出各種各樣的年會活動。
“預計活動期間,將有30多萬游客涌向舊州,這里將出現一次又一次的游客高峰。”于萬洲說。
目前,各方正在為這場大戲奔走努力,在黃平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多彩旅途公司分別在長沙、重慶、成都等城市舉辦推薦會。
與多彩旅途有合作的旅游社,也正在進行宣傳營銷,預計他們可以組織和影響到的游客有20萬左右。
在黃平縣委宣傳部負責人看來,還有一場大戲的“含金量”更高,那就是通過打造飛行小鎮刺激興起的低空旅游,它對舊州旅游的影響應該是顛覆性的。
黃平縣委宣傳部負責人用地道的重慶話描述:坐起飛機,游覽黔東南的山山水水,那是何等的愜意喲!
他的話并不是空穴來風。
據來自黃平官方的消息,目前舊州飛行小鎮地盤的問題已經順利解決,正在爭取的立項。“舊州飛行小鎮的建設,低空飛行旅游的形成,舊州古鎮旅游更具特色,必將大放異彩。”廖永倫說。
草木深處無限風光
如果不注意,都以為這只是普通的餐館。
位于舊州古鎮東南的五洋生態園總是給人這樣的“誤會”。
站在生態園門前的大道上,只有餐館最亮眼,其余的區域,都被草木掩蓋。
而草木深處,還有很豐富的內容,動物園、QQ農場、苗圃園,應有盡有,餐館僅是冰山一角而已。
五洋生態園最初就是一個苗圃場,近幾年,跟隨舊州發展的步伐,它搖身一變,成為了集育苗、餐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生態社區。

目前,生態園的建設還在如火如荼進行,預計總投資1.5億,已完成投資5000萬,將于今年國慶節開門迎客。
其實,等不到開業,游客就已紛沓而來。
周末只要不下雨,不出差,游客楊琳都要來一趟。
去年起,她以150元的單價在生態園的QQ農場里租了幾壟地。
之后便和家人一道,種起了蔬菜。
根據園方的要求,種什么蔬菜,租地者自行確定,但施肥時必須使用“農家肥”,以確保菜園子的“原生態性”。
幾個星期后,第一季蔬菜喜獲豐收,楊琳帶著家人采摘。勞動果實的一小部分就在園區內煮食,大部分帶回家。
“從外觀上說,這些蔬菜長得很低調,趕不上集市上的大白菜,但是,家里人卻對它們的味道贊不絕口。”楊琳說。
統計數據顯示,像楊林這樣,租地種菜的游客有200多位,而一壟地的價格之前是150元,現在已調整到了300元,認購之后即可栽種,蔬菜獲得豐收,游客自行處理。
這200多游客,有的和楊琳原本就認識,有的因一同勞動而認識并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楊琳多次通過微信朋友圈展示了勞作的場景:占地數十畝的QQ農場,活躍著很多人影,其中小孩占有相當的比例,人們有的蹲在地里,有的正在舉起鋤頭挖土,頭發豎立,熱氣升騰……
“QQ農場是一個比較值得去點贊的項目!”楊琳說,它就像一根風箏線,將園區與游客牽在了一起,游客去了又來,來了又去,周而復始,形成了一種人氣的積累。
對五洋生態園比較看好的還有黃平旅游界:它建成投入使用,無疑會給舊州旅游吹來一股新風。
一個男人兩個“家” “裝”的是事業和明天
1月14日,艷陽高照,天氣暖和。
孩子們放假了,返回久別的老家去看看,而吳明軍則從老家回來,與孩子們在路上擦肩而過。
他是一個有“兩個家”的男人,一個家,在位于舊州古鎮的冷水河安置點,另一個家,在舊州鎮岑坡村老鷹巖。
冷水河安置點在且蘭大道旁側,距離古鎮的東城門約一公里,居住在這里的,幾乎都是移民搬遷戶,當地政府強力推進,已將它建成了現代化的住宅區。據稱這項民生工程,當地政府耗資2.3億。
吳明軍的家在小區8號樓的二樓上,當天進屋后,他顧不得卸下頭頂的上的安全帽,就搞了室內衛生,從客廳到廁所,再到廚房、臥室……
他對這個家顯然很滿意,117平米,包括裝修在內,只花了3萬元,“換是在凱里,同等條件下的住房不得五十萬搞不下”!
吳明軍今年36歲,身強力壯,看他的樣,無法與貧困聯系起來,但他確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門頭上的牌子記載了他貧困的原因:因病返貧。
情況是這樣,吳明軍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家里的日子過得還行。
但近些年,他的父親經常生病,多次入院搶救,一來二去,耗光了吳明軍的積蓄。
“我本想蓋新屋的,但錢花光了,所以一家人就擠在老家的土墻屋里。”吳明軍說。
老父熬不過去,最終還是去了。一年后,吳明軍就把家搬到了城里。
對吳明軍而言,這次搬家經歷,改變的不僅僅是居住環境,更是自我思想上的一次解放。
他決定不再去打工,而是把老家的地盤利用起來養豬。當地政府為他協調了一筆貸款,建圈舍和引進了20多頭能繁母豬,預計到今年五一節前后就可見效益。
……
在養殖場里忙活,舊州的新家經常浮現在吳明軍的腦海里,“做夢都沒想到會住進城里,而且還是在景區大門口”。
但目前,舊州的新家只能做孩子們的“安樂窩”和“避風港”,吳明軍的戰場,是在養殖場里。這兩個家于他來說都極其重要,一個裝的是事業,另一個,承載的則是明天的希望和夢想……
新聞延伸——
舊州之后還有大文章
黃平擬打造黔東南西北部景區集群
黃平舊州鎮歷史悠久,據史志記載已長達2300余年。春秋戰國時稱且蘭國,與夜郎國并駕齊名。除了具有悠久的歷史,這里還有寬闊的大壩,獨特的地貌,豐富的物產,可謂人杰地靈。

2013年4月27日,黔東南州明確:黃平縣城涵蓋新州和舊州兩個城區,依托S204形成城市東西的發展軸帶,構成“一城兩區”空間結構,并將舊州古鎮作為重點景區進行開發建設。
2015年12月,黃平縣委、縣政府在廣泛調研,認真聽取民意的基礎上,決定整合各類項目資金開發舊州古鎮。幾年來,總計投入資金約32億元,建成了新州到舊州城區之間的城市主干道,還實施了移民搬遷項目等。這些項目的實施,對加快城鎮化進程、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和“農文旅”融合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舊州古城經濟社會發展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黃平在持續打造舊州古鎮的基礎上,還將實施朱家山景區和舞陽湖景區的規劃建設,這些景區與黃平浪洞溫泉景區“匯合”,從而在黔東南西北區域形成了集歷史遺存、民族文化、秘境探幽、度假休閑、低空飛行、山水風光等形態于一體的旅游景區集群。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