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編者按:為進一步學習貫徹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最高人民法院新聞局與人民網共同推出 “最高法院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新實踐”系列網絡訪談活動。訪談中,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長姜啟波、民二庭庭長賀小榮、執行局局長孟祥圍繞如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就立案登記制改革、商事審判服務新發展、破解執行難等問題進行了解讀。
談立案登記制改革: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
姜啟波介紹,自2015年5月1日實行立案登記制改革以來,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國法院登記立案數量超過3900萬件,同比上升41.23%。當場登記立案率超過95%,立案渠道全面暢通,“有案不立、有訴不理、拖延立案、抬高門檻”問題基本根除。
對于立案登記制實施后,人民法院在便民利民、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方面有哪些舉措的問題,姜啟波表示,人民法院始終將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從群眾需求出發,不斷提升司法便民利民工作水平。進一步改革工作機制,簡化立案程序,對起訴、自訴,做到一律接收訴狀。符合法律規定的,當場登記立案。人民法院以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為契機,打造便民訴服、解紛訴服、智慧訴服、共享訴服、陽光訴服、文化訴服,全面提升司法為民水平,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
姜啟波介紹說,下一步,最高人民法院將全面深化新時代立案登記改革,堅決將改革進行到底。一是繼續加強跟蹤問效,進一步深化和鞏固改革成果。不定期開展督察評估,及時發現改革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督促整改。二是進一步規范立案秩序。盡快出臺懲治惡意訴訟無理纏訴的司法解釋文件。三是做好新型立案方式規范推廣工作。出臺《網上立案規則》、《人民法院訴訟服務司法協作指導意見》等規范性文件,爭取明年全國法院全部推行跨域立案服務。四是加大“分調裁”機制改革力度。進一步明確繁簡分流標準,推動全國法院建立在線調解平臺,運行繁簡分流軟件等,力爭明年全國法院普遍建立健全“分調裁”制度。五是促進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在訴訟服務中心“大服務、大平臺、大輻射”和“系統化、信息化、標準化、社會化”“三大四化”工作目標基礎上,進一步厘清訴訟服務中心職能定位,明確今后發展方向,努力為老百姓提供更加優質便民高效的訴訟服務。>>詳細:堅持有案必立有訴必理 保障當事人訴權
談商事審判新發展:抓好破產審判和金融審判工作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談到商事審判如何堅持新發展理念,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司法保障時,賀小榮表示,商事審判作為人民法院內部一個重要的審判部門,必須緊緊圍繞十九大報告中有關“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全新工作目標,圍繞一條主線、抓好兩項工作、樹立三個理念。
賀小榮介紹,圍繞一條主線,就是要堅定不移地把保護和促進發展作為商事審判的第一要務,堅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抓好兩項工作:一要抓好破產審判工作,始終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專業化原則,依法處置“僵尸企業”和去產能企業債務,全力推進破產審判工作,推動破解制約破產制度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二要抓好金融審判工作,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開展金融審判工作,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切實維護國家金融安全。樹立三個理念:一是利益平衡理念,二是產權保護理念,三是合同自由理念。
最近幾年,最高法院特別注重發揮破產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積極作用。賀小榮介紹黨的十九大之后,人民法院在處置“僵尸企業”方面有哪些新舉措時表示,人民法院必須以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為指導,繼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破解制約破產審判工作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一是繼續解決破產案件啟動難問題,清除阻礙破產立案的各類不合法因素,通過制度設計引導債權人主動申請破產。二是繼續完善破產審判的工作機制,研究建立關聯企業破產的程序和規則,改革完善破產管理人制度。三是繼續加強破產信息化建設,探索設立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的信息平臺。四是繼續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繼續在一些有條件的中級法院增設專業的清算與破產審判庭。五是繼續推動跨境破產機制的發展完善,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國際經濟投資發展創造良好司法環境。>>詳細:讓人民法院在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中有更大作為
談破解執行難:將“基本解決執行難”納入地方綜治考核體系
訪談中,孟祥介紹說,可以將執行難歸納為“四大難題”,即查人找物難、應對規避執行難、 財產變現難、 有效管理難。為破解查人找物難題,最高人民法院大力推進覆蓋全國地域及主要財產形式的網絡執行查控系統建設,通過信息化、網絡化、自動化手段查控被執行人及其財產,極大提高了執行效率,實現了執行模式由傳統向現代化的根本轉變。為破解財產變現難題,人民法院樹立互聯網思維,探索實施網絡司法拍賣。2016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專門出臺了網拍司法解釋,今年1月1日開始全國法院全面推行網絡司法拍賣,取得顯著效果。
孟祥還介紹,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相關的司法解釋,建立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截至目前,累計發布失信被執行人名單880多萬人次,全國法院共限制870萬人次購買機票,340萬人次購買動車、高鐵票。限制失信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17萬余人。這些措施產生了很大震懾力,有超過百萬失信被執行人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
對于人民法院將如何貫徹十九大精神、攻克執行難的問題,孟祥表示,一是堅持黨的領導,繼續深化綜合治理執行難大格局。其中包括要加大主動匯報協調力度,推動建立由各級黨委政法委牽頭的常態化工作機制,將“基本解決執行難”納入地方綜治考核體系,建立監督問責制度,確保各職能單位各盡其責,形成合力。二是進一步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扎實推進執行工作體制機制改革。三是進一步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增強群眾獲得感。四是進一步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弘揚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五是進一步堅持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執行隊伍建設。>>詳細:切實找準十九大精神與人民法院執行工作的結合點 努力破解執行難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