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近年來,天柱縣始終堅持大力發展優勢特色產業,以做強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產業扶貧,助推決勝脫貧攻堅,進一步為實現同步小康夯實基礎。
圍繞油茶做實優勢文章,實現農民增收有保障
一是重點打造,建設現代生態油茶基地。建成油茶產業示范園區、棲鳳油茶生態園,以油茶為主,農文旅融合發展。目前,該縣油茶面積達30萬畝。其中,油茶產業示范園核心區面積2.2萬畝,帶動農戶799戶3375人(貧困戶206戶682人);棲鳳油茶生態園規劃面積10000畝,已完成種植5000畝,帶動農戶512戶226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82戶308人。二是長遠規劃,壯大油茶生產基地規模。2018年底建成以清水江沿岸白市、遠口等八個鄉鎮為主的油茶產業帶,全縣油茶面積增至50萬畝,實現油茶年產量1萬噸,人均收入1600元以上。三是用足資源,強化林地配套種養產業。建成林下種植示范基地5000畝,林下養雞示范基地養雞10萬羽。健全完善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加強土地流轉,推行“代建+訂單”模式,破解企業缺土地缺勞力和貧困戶缺資金缺技術的難題,精準帶動有地無勞力無資金的貧困戶脫貧增收。
圍繞“種養”做實布局文章,實現產業覆蓋有保障
依托特有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需求,按照“一二三產業互動、城鄉經濟共融”及“精準扶貧、產業增收”的總體要求,圍繞 2017年貧困人口脫貧9000人,2個貧困鄉鎮減貧摘帽,27個貧困村出列,貧困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8000元以上,貧困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平均指標達到貴州省平均水平以上的總體目標,該縣大力發展“一種兩養”,著力打造大農業格局。一是大力發展新型種植產業。截至2017年6月底,全縣共發展商品蔬菜種植43200畝,帶動貧困戶3283人;食用菌種植360萬棒,帶動貧困戶360人;種植精品水果40200畝,帶動貧困戶4020人;種植中草藥10000畝,帶動貧困戶1451人。二是大力發展傳統養殖產業。土雞養殖200萬羽,帶動貧困戶520人;蛋雞養殖16.55萬羽,產蛋量2865噸,帶動貧困戶55人;生豬養殖320000頭,帶動貧困戶2262人;肉牛養殖12500頭,帶動貧困戶1200人;稻田養魚70000畝,帶動貧困戶2100人。
圍繞“農文旅”做實融合文章,實現經濟增長有保障
一是以民族節慶活動為契機,推進“農文旅”。今年以來,通過舉辦“四十八寨歌節”、“注溪社節”、“四月八”耕牛文化節、“清水江”龍舟邀請賽暨發豆腐節等系列活動,吸引了眾多省內外游客參與、觀看,進一步提高了天柱縣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對傳承民間藝術、弘揚天柱文化和促進鄉村旅游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二是以旅游營銷活動為動力,宣傳“農文旅”。以家祠文化、民族歌節文化、山水風光等為主題,該縣花大功夫設計旅游專題視頻宣傳片、宣傳手冊、畫冊,利用各類新聞媒體和各大節慶、旅交會、博覽會等平臺,大力開展旅游宣傳;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積極開展旅游宣傳營銷活動,組團赴北京、上海、成都、廣州、南京、佛山、福州等地進行旅游宣傳;積極與湖南、廣東、廣西等省旅游企業合作,優化景區景點營銷策略,提升天柱旅游品牌形象,不斷提高客源增長點。三是以旅游促脫貧為抓手,升華“農文旅”。2016年以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以鄉村旅游促脫貧,帶動貧困戶750戶,戶均增收4000元左右,發展農家樂、農產品加工銷售、旅游民宿等相關服務產業,為貧困人口提供直接就業機會,旅游扶貧涉及人口年均純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龍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