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今年這路修好了 ,日常采購生活用品可以直接運到了家門口,家里的“土特產”也可以通過公路直接拉到外面去賣了,日后寨上的單身漢找媳婦也好找多了,如今公路修好之后我們準備把公路邊的田埂進行硬化,在黨和政府好政策的幫扶下發展稻田生態魚養殖發家致富呢”。
日前,家住錦屏縣河口鄉格翁村的曾凡祥高興的告訴筆者。 據了解,老曾家住在錦屏最貧困的鄉鎮之一的口鄉格翁村北斗坡的一個偏僻自然寨是個交通很不方便的半山腰上,平時主要考三板溪庫區的水路通行,去趕集賣點生產生活用品,小豬仔、肥料等都要通過水路運輸,然后下船之后在從坡腳肩挑背扛才把東西運到家里,給庫區兩岸的來了很多的不便利,嚴重影響著脫貧致富。現在該自然寨通過組組通工程把路修到了家門口,不僅解決了出行難的問題,還能很大限度的帶動地方產業的發展。
據悉,今年以來,該鄉緊緊圍繞以“交通進村入戶、助推精準脫貧”,突出“科學評估、加快建設、確保質量、強化管養”,抓住“責任落實、力量整合、群眾參與、政策配套”,為早日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建立完善布局合理、標準適宜、出入便捷的通組公路體系,切實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創百姓富生態美的多彩河口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截至目前,該鄉組組通工程已經在全鄉7個行政村全面鋪開,共惠及該鄉7個行政村共15000余人。(潘江平 田浩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