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11月19日至20日,第四屆錦屏文書學術研討會在錦屏縣河口鄉文斗苗寨舉行。本次會議由錦屏縣人民政府與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貴州大學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貴州省林學會等高校和研究機構聯合舉辦,以“文書·生態·文化”為主題,旨在探索利用錦屏文書促進林業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更好地堅守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切實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有機統一。
11月19日上午,與會專家學者參觀文斗苗寨。
下午15:00,第四屆錦屏文書學術研討會在文斗村生態博物館隆重開幕。來自高校及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省州林業、檔案等相關部門領導,縣四大班子領導和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會議。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龍木秀主持開幕式。州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縣委書記、錦屏經濟開發區工委書記(兼)毛有智發表致辭;省林業廳副廳長孟廣芹發表講話;清華大學高其才教授宣讀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申衛星教授書面致辭;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院長張應強,貴州大學人口·社會·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楊軍昌,凱里學院貴州省苗族侗族文化傳承與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常務副主任、教授李斌分別發表講話。

圖為與會專家參觀文斗苗寨
研討會期間,楊庭碩、高其才、徐曉光等6位專家學者先后作了主題報告。楊軍昌、羅康隆、李斌、徐曉光分別主持相關議題并點評。在為期一天半的研討中,80余位專家學者圍繞清水江流域林業文化、鄉村治理化的村規民約、生態文化、苗族契約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交流。
此外,研討會期間,還舉辦民俗文化展演、刺繡展、篝火晚會等活動。
據了解,錦屏文書是指明清以來西南地區以貴州省錦屏縣為中心的少數民族在從事混農林生產過程中形成的,反映當時社會發展及歷史變遷的原始記錄,是貴州林業經濟、林業社會及林業生態的民間珍貴檔案遺產。2010年,“錦屏文書”入選第三批國家級《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名錄》。此前,錦屏縣已成功舉辦了三屆錦屏文書研討會。(龍憲浩 龍文麗 全陽)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