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了貫徹落實好省政府第四次民族工作聯席會議精神,州政府于4月1日召開黔東南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專項扶貧工作會議,傳達省政府會議精神和安排部署全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專項扶貧工作。州長馮仕文,副州長肖明龍、吳坦出席會議并講話,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專項扶貧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同志,相關縣市人民政府主要領導及扶貧辦主任、民宗局長參加會議。會議由州人民政府副州長肖明龍主持。會議聽取州民宗委主任霍盛紅作全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專項扶貧工作情況匯報并討論了《黔東南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專項扶貧實施方案》。
會議要求,一是認識要全面,思路要清晰。要界定好我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的概念,理清發展思路,搶抓發展機遇;二是部署要周全,動作要迅速。及時建立全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專項扶貧工作指揮部,相關縣市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切實抓好落實;三是目標要明確,措施要得力。根據全面實現小康總目標,認真細化實施方案,明確每年目標任務,簽訂責任狀,確保此項工作富有成效。
馮仕文強調,第一,要把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專項扶貧工作作為民族工作的重點來抓,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牽頭部門要及時貫徹落實。第二,要按照精準扶貧的要求,搶抓機遇,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按照“五個一批”“19個專項”的要求,精準制定路徑和辦法,將產業扶貧和就業扶貧作為第二個工作重點來抓。敢于創新思維,積極爭取省直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第三,要全力打好“十三五”開局之戰。制定具體可行的兩年脫貧計劃,認真監測我州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的發展問題。整合各部門資源,呼吁社會力量,研究制作扶貧攻堅作戰圖,運用用大數據平臺,加強管理和監測。同時要加強督查和宣傳,抓典型帶示范,全力助推此項工作取得成效。
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是指我省人口在5萬人及以下的少數民族占全村總人口30%以上的貧困村和列入國家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的貧困村。全省瑤族、壯族、仫佬族、畬族、毛南族、羌族聚居的人口數量較少民族貧困村共計65個。黔東南州將力爭到2016年底,實現21個貧困村出列,9個仫佬族聚居村基本實現全面小康;到2017年底,實現16個貧困村出列,2016年已脫貧的21個貧困村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爭取到2018年底,所有貧困村基本實現全面小康。 (州民宗委供稿)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