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周二,人民幣中間價報6.8495,較上一個交易日大幅下調204點,相比10月初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之后人民幣中間價6.7008,下調了1487點。人民幣中間價上周五報到6.8115,超過六年來首次跌破6.80。而就在幾周前,人民幣中間價剛剛跌破6.7的所謂“鐵底線”。
中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分析認為,10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的波動與跨境資本之間的關系與年初已經不太一樣,兩者已經不再那么緊密。受美聯儲加息預期越來越強以及美國經濟各指標的表現等因素影響,全球包括人民幣在內的絕大多數貨幣對美元呈貶值態勢。他指出,人民幣對其他貨幣沒有貶值,只是對美元貶值,這意味著美元在升值。由于美國的經濟狀況不錯,人民幣如果升值沒有美元快,就意味著要對美元貶值。其次就是最近比較嚴格的樓市調控。對中國老百姓老說,資產配置渠道除了樓市股市就是匯市,購買美元,以更多的人民幣追逐更少的美元也會使美元價格變貴。綜合來講,受美國經濟數據繼續改善,市場對美聯儲加息預期持續升溫,英國脫歐和埃及埃鎊貶值擔憂等因素影響,國際匯市波動比較大,美元指數近期不斷走強。雖然在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后,經歷了一波下跌,但隨后也開始反彈,所以導致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不斷顯現。
據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何帆介紹,人民幣匯率下跌主要還是受美元指數走強的影響。美元指數帶動籃子貨幣上漲,人民幣需要對美元貶值來穩定籃子貨幣,實際上,相比于其他新興市場貨幣以及發達經濟體,人民幣貶值幅度都是比較小的。很多經濟學家一致認為,中國經濟連續數個季度保持6.7%的增速,而且以煤炭石油為首的大宗商品價格回暖,足以證明中國經濟已經開啟強力復蘇。特別是第三季度PPI轉正、PMI回升至枯榮線之上,各項經濟數據還算不錯。所以業內認為,中短期人民幣貶值壓力會逐步減弱。
此外,瑞穗證劵亞洲公司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人民幣連續貶值也是“資產荒”大背景下的一種市場行為,國內房地產等資產價格的上漲以及調控導致投資者更多地產生了減少人民幣資產配置進行全球配置的需求,這也對匯率造成一定壓力。沈建光指出,從傳統國際收支和購買力平價等指標來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大幅貶值基礎,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短期承壓。
近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數據進一步表明,中國經濟正在企穩回暖。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毛盛勇表示,年內實現6.5%的增長目標應該沒有問題。在“8·11”人民幣中間價機制調整之后,人民幣匯率波動更加常態化。沈建光認為,市場對于人民幣溫和貶值和匯率波動已經有所適應,再加上央行會參考一籃子貨幣指數實現人民幣匯率穩定,投資者對于人民幣一次性大幅貶值的擔心較去年匯改之際顯著下降。所以人民幣連續下跌主要是因為短期承壓,市場無需過分恐慌。(張明浩)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