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9月20日上午,首屆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在敦煌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習近平主席發來賀信,指出敦煌文博會為絲綢之路沿線各國合作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強調要堅持多樣共存、互鑒共進、合作共享,讓人類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化造福更多民眾。
縱觀歷史,絲綢之路這條貿易大走廊和文明大動脈曾經的輝煌依然讓人記憶猶新。今天,人們情牽絲路,再聚敦煌,為了推動文化交流、共謀合作發展的時代夢想而來。絲綢之路沿線85個國家、5個國際組織、95個代表團參會,政界、學界、商界1500多人匯聚于此,互鑒共進、思想共鳴。首屆敦煌文博會必將是一個精英翹楚的大聚會、文化藝術的大盛宴、智慧見解的大集錦、增進互信的大平臺。
敦煌文博會喚起了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絲綢之路是一條開拓文化交流的奮進之路,是一條連接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路。“如果沒有絲綢之路留下的豐厚遺產,沒有先賢的探索奮斗,就不可能有人類的今天,早在絲綢之路時期,絲路就將各種文化和地區人民聯系起來。”摩洛哥國王皇家顧問安德烈·阿祖萊在敦煌文博會上的講話再一次闡釋了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這也是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普遍共識。
今天,在絲路沿線各國的交流孕育下,絲綢之路的歷史記憶逐漸凝結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尼泊爾議會議長昂薩麗·加爾蒂·馬噶在發言時指出,“文博會為大家提供了諸多機遇,能夠進一步深化中國與相鄰各國、絲路沿線國家以及世界各國的友誼與合作。”依靠人文交流增強“軟實力”,打造絲路合作發展“朋友圈”,已經成為各國的廣泛共識。敦煌文博會正是一個以絲路文化交流為主題的國際化盛會,旨在傳承和弘揚偉大的絲路精神,推動沿線各地文化融合、思想融匯。
敦煌文博會延續了“一帶一路”合作發展的強勁勢頭。“這一工程不僅為絲綢之路沿線國家帶來經濟貿易繁榮,同時將增強該地區及世界各國人民之間的社會文化關系。”阿富汗第二副首席執行官哈吉·穆罕默德·穆哈齊克在文博會上表示,“絲綢之路經濟帶”這一偉大工程將促進經濟增長繁榮,對區域安全和世界和平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3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展現出強大的感召力和蓬勃的生命力,進度和成果均超過預期。敦煌文博會的舉辦無疑將為“一帶一路”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敦煌文博會昭示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前進方向。和而不同是中華文明弘揚與傳承的基本準則和理念。“我個人把本屆文博會當做建設二十一世紀現代化和全球新絲綢之路的始發點和奠基石,為建設國際共同體鋪平了道路,在這樣一個社會里,共同價值將得到認同。”正如摩洛哥國王皇家顧問安德烈·阿祖萊所言,堅持多樣共存、互鑒共進、合作共享,讓文化造福更多民眾,這正是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博會的終極目標。
歷史和現實告訴我們,偏見與傲慢不僅是文明發展進步的障礙,也是文明交流互鑒的障礙。面向未來,敦煌文博會將秉持謙虛、平等的態度,尊重文明的多樣性,充分肯定各種文明的價值,讓文化交流和文明互鑒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
絲路文博會是敦煌的也是甘肅的,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穿越千年歷史,在甘肅敦煌這個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敦煌文博會這場文化盛宴將連接歷史與未來,牽手東方與西方,揭示和而不同、交流互鑒的人類文明觀,繪就美好絲路發展的新藍圖。(隴平)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