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市南水北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4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自來水廠累計“喝”南水10.61億立方米。目前每日調水量約340萬立方米,其中水廠取水約220萬立方米,占城區日供水量近七成。供水范圍基本覆蓋中心城區、豐臺河西地區及大興、門頭溝等新城,中心城區城市供水安全系數由1.0提升至1.2。
南水的持續輸水使居民飲水水質得到明顯改善,特別在以南水北調為單一水源的水廠供水范圍內效果尤為突出。通水之前,自來水硬度每升達到380毫克,而現在已降為每升120至130毫克。
而按照“喝、存、補”并舉原則,南水進京后,逐步置換密云水庫水,減少密云水庫出庫水量,密云水庫2015年出庫水量僅1.2億立方米,同比減少5.2億立方米。南水累計向十三陵、懷柔、密云等水庫蓄水約2億立方米,其中入密云水庫超1.35億立方米,水庫蓄水量已突破14億立方米,創15年來最高值。
南水也對回補地下水起到了積極作用。隨著南水進京,本市地下水開采量逐步減少,利用南水北調來水向城市河湖及水源地補水。目前,南水已向密云、懷柔、順義水源地補水0.84億立方米,補水區域地下水位明顯上升,與去年同期相比,局地最大升幅達8.08米。全市地下水平均埋深較去年7月同期回升62厘米。
南水還為城市河湖補充了清水,水面面積增加、水質提升,城市重現碧波盈盈、綠水如帶的河湖美景。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大寧調蓄水庫、團城湖調節池、亦莊調節池實現蓄水,增加水面面積約550公頃。
據了解,2020年前,北京將實現密云水庫、地下水源與外調水源“三水聯調”,形成以兩大動脈、六大水廠、兩個樞紐、一條環路和三大應急水源地構成的供水格局。南水北調來水主要用于城市生活,為中心城和新城20座自來水廠提供水源,供水范圍將達到6000平方公里,基本覆蓋本市平原地區,涉及除延慶以外的15個區,惠及人口2000萬。
此外,北京還將利用南水北調輸水線路連通北京五大水系、溝通現有水利基礎設施,逐步返還城市生活和工業擠占的農業和生態用水。(記者賈婷)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