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新聞中心今日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副主任張喜武、副主任黃丹華和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就“國企改革”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上海第一財經記者:有個問題問肖主任,有媒體報道有30家央企上市公司在2015年的預計業績是虧損的,央企將成為年報虧損重災區。也有人認為有相當一批國企低效,缺乏競爭力。請問您是怎么看待國有企業的效率問題的?您是怎么評價的?
肖亞慶:謝謝您提問,請黃丹華副主任就上市公司業績的情況介紹一些細節。
黃丹華:謝謝亞慶主任,也謝謝記者提問。剛才說到上市公司的情況。在滬深兩市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有286戶,占上市公司總數的10%,在總市值中占20%。國資委對中央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一直致力于培育推動上市公司成為有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夠給投資者以長期穩定回報的優質的上市公司。我們也注意到了剛才這位記者先生提到的企業虧損情況。我們做過分析,主要還是在煤炭、鋼鐵、有色這些產能嚴重過剩的行業。企業虧損和行業有關,同時也有自身經營的問題。國資委推動這些企業提質增效,調整布局結構,加大重組力度,整合優質資產,同時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降本增效、增強創新能力,努力推動控股上市公司成為優質上市公司。(根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