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日記中靜靜寫下這段話的是年僅22歲的戰士李磊。北京時間7月11日凌晨,他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在炮火紛飛中倒下的那一刻,他身下枕臥的不是祖國母親寬廣溫厚的懷抱,而是千山萬水之外廣袤的非洲大地。
南蘇丹——全世界目光再次聚焦這個多災多難的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在一場突如其來的南蘇丹內部武裝沖突中,中國維和步兵營執勤分隊遭遇炮彈襲擊,李磊壯烈犧牲,楊樹朋重傷不治遇難,另5人緊急送醫。消息傳來,中國維和人員的安危緊緊牽動著每一位中華兒女的心弦,他們的犧牲和奉獻贏得了聯合國和全世界的欽佩和感激。
進入21世紀的世界并不安寧,沖突、爭端、戰亂還在四處肆虐。遍布全球的聯合國維和行動成為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一道重要屏障。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作為熱愛和平、珍視和平、維護和平的堅定力量,中國始終為維護世界和地區的和平與安全肩負著一份擔當,貢獻著一分力量。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走過了26年不平凡的歷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已經累計派出維和人員3.3萬余人次,中國維和部隊排除地雷及各類爆炸物9400余枚,新建、修復1.3萬余公里道路和300余座橋梁,運送物資120余萬噸,接診病人16萬多人次。在聯合國各類維和行動中,20余名中國軍人和警察犧牲,他們有的在空襲中遇難,有的因染病去世,有的在執行任務時不幸身亡,有的在地震中以身殉職,用他們年輕寶貴的生命譜寫出中國投身聯合國維和行動的最強音。
今天,世界上最危險、最動蕩、最艱苦的地方都能看到中國維和人員的身影。在安全形勢惡化的馬里,在硝煙彌漫的敘利亞,在物資匱乏的利比里亞,在病毒肆虐的剛果(金),中國維和人員以出色的專業素質和無私的奉獻精神,贏得了當地民眾、各國同行和聯合國的由衷稱贊。他們成為維護和平的中流砥柱,也成為當地扶危濟困、改善民生的開路先鋒。他們用行動傳遞和平,用真情澆灌友誼,用無私無畏的堅守和奉獻撐起了愛和平、負責任的“中國形象”。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我對中國維和人員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正是他們讓我們這個世界變得和平、安全和自由。”
中東、非洲是全球熱點地區,也是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主要方向。南蘇丹2013年以來戰亂不已,社會動蕩,百廢待興,難民流離失所。參與南蘇丹維和行動,成為中國促進地區和平與安全、踐行大國使命和責任而采取的重大行動。在聯合國南蘇丹特派團框架下,中國首次派出成建制的維和步兵營,體現了中國為全力支持聯合國維和行動、維護非洲地區和平與安全而邁出的新的積極步伐,也為推動南蘇丹和平進程做出了自己的一份貢獻。
據聯合國統計,中國目前是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以實際行動詮釋了負責任大國對維護世界和平的擔當。習近平主席在出席2015年聯合國維和峰會上鄭重宣布,為支持改進和加強維和行動,中國將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決定為此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并建設8000人規模的維和待命部隊。中國將積極考慮應聯合國要求,派更多工程、運輸、醫療人員參與維和行動。今后5年,中國將為各國培訓2000名維和人員,開展10個掃雷援助項目。今后5年,中國將向非盟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無償軍事援助……莊嚴的承諾,承載著中國擔當大義,為世界和平事業勇于奉獻的崇高精神。
每一位維和人員的生命都重于泰山,他們用生命忠誠履行人類的神圣使命。維護世界和平,這是中國軍人的無悔選擇,更是崇尚和平的全體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何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