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奧巴馬為何如此迫不及待地確保簽署《跨太平洋戰略經濟伙伴協定(TPP)》?繁瑣冗長的官方答案是:美國總統認為這將打破12個主要太平洋經濟體之間的貿易壁壘并因而增進繁榮。然而,真正且簡單的答案是:中國。
該協定的關鍵事實是它涵蓋美日等經濟體,卻將中國排除在外。奧巴馬至今仍將爭論限定在經濟范疇內。但美國外交協會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稱,其實,美國數十年來“將中國融入自由國際秩序”的努力已適得其反,因為如今中國的實力正威脅美國“在亞洲的獨大地位”。該報告呼吁采取各種措施迫使(中國)后退,包括“利用有意將中國排除在外的文件……在美國的盟友間達成新的貿易協定”。這就是指TPP。
對與中國陷入嚴重領土和外交爭端的日本而言,戰略動機甚至更為強烈。在安倍看來,TPP對加強美日同盟及其在亞洲的角色均至關重要。
盡管日中直接領土爭端已有所緩和,但中國正通過“填海造陸”工程強化在南海的領土主張。在經濟前沿,由于近來未能阻止其重要盟國加入中國主導的亞投行,美國無異于自取其辱。面臨這些挫折,如今的奧巴馬政府正決心確保TPP成為美國在亞太地區影響力的切實標志。
然而,TPP根本無法承載如今正被強加于它的戰略厚望。首先,這12個國家能夠達成協議且確保國內批準的前景遠未明確。更為重要的是,現在才阻止中國成為亞洲經濟的核心——及其蘊含的政治和戰略利益——為時已晚。中國業已成為大多數參與TPP談判的重要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而且還是美國本身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盡管美國仍具備亞太地區的統治性軍事力量,但如今中國已是首屈一指的經濟大國。就改變這種現狀而言,TPP不僅沒什么用,而且太晚了。(作者吉迪恩·拉赫曼,王會聰譯)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