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記者 楊平) 7月20日,由省商務廳、省貿促會、省旅發委及黔東南州委、州人民政府主辦的2016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2016首屆中國民族文化旅游(黔東南)交易博覽會、第五屆中國·凱里銀飾刺繡博覽會新聞媒體見面會召開。
記者從會上獲悉,本屆博覽會以“匯集民族智慧、打造民族品牌”為主題,旨在向外界宣傳推介貴州省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展示貴州民族文化的精髓和苗侗文化的獨特魅力,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提升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7月21日至7月24日活動期間,開展2016年首屆中國民族文化旅游(黔東南)交易博覽會、中國凱里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節、民族民間工藝品展示展銷、銀飾刺繡評選、招商引資經貿洽談會、博覽會“觀展有禮”抽獎、苗侗美食匯等一系列活動。
本屆博覽會設主會場和分會場二大區域:主會場設在凱里苗侗風情園會展中心,規劃展位312個; 分會場設在開發區苗妹非遺博物館,分銀飾手工制作、刺繡手工制作和非遺精品三大展示區。
主會場展館內分繽紛世界、錦繡中華、多彩貴州、大美黔東南四大主題區,集中展示國際國內民族手工藝精品,特別是享譽全國的絕美藝術中國四大名繡——“湘繡、蜀繡、粵繡、蘇繡”讓人大開眼界。
展館外設旅游商品、土特產、民間工藝品、苗侗美食四大展示區,主要展示旅游商品及旅游精品線路、國內名土特產品、州內非遺產品、國內各地知名小吃。
目前,參展375家,參展作品100余種10萬余件。其中,境外參展企業68家,國內參展企業307家。參展單位為江蘇杭州、四川阿壩州、青海海北州、湖南湘西州及貴陽、遵義等9個省外民族自治州、省內地州市政府及黔東南15個縣,參展國有泰國、越南、巴基斯坦、喀麥隆、加納等國家。確定現場訂單簽約項目10個6000余萬元,比上一屆增長30%。
本屆博覽將會呈現三大亮點:一是將首次邀請臺灣文創企業家到博覽會現場,舉辦臺灣文化創意著名案例講座,并與本地企業面對面交流,就困擾我市文化企業的創意、創新、市場等問題進行解析。二是邀請國內頂尖學者、工藝美術大師等組成評委團,對參加銀飾刺繡評獎活動的作品進行評獎。三是博覽會分會場展館內還將設立銀飾制作鍛造工藝和刺繡制作技藝現場實地生產加工區,大師與本土設計創意創新區,形成參展企業互融互動的立體展銷模式,真正將本次展會打造成為促進民間工藝技藝交流、推動產業發展、實現產銷對接的一次盛會。
據悉,近年來,通過全州上下合力發展、文化旅游帶動、政策扶持、傳承保護和創新發展,以銀飾、刺繡為代表的傳統民族工藝品產業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州從事旅游商品加工、銷售達20余萬人,工藝品企業4000余家,民間手工藝加工作坊2萬多個,工藝品產業年產值約25億元。同時,隨著大眾對不同民族文化產品的認同及消費理念的轉變,苗、侗、水等刺繡手工藝市場前景廣闊,使銀飾刺繡從傳統民族民間飾品逐步轉變為廣大旅客青睞的旅游商品。自2012年起至2016年,中國(貴州)國際民間工藝品博覽會已連續舉辦了四屆,吸引國內19個省市區和英國、韓國、越南、巴基斯坦、柬埔寨、泰國、斯里蘭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家企業參展,現場交易額5億余元,簽約訂單10億元,觀展人數達60萬人次。展會得到了國內外客商的廣泛認可,成為我省、我州推動民族文化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平臺。
2016首屆中國民族文化旅游(黔東南)交易博覽會是目前國內唯一以民族文化旅游為專題的旅游交易會,其目的是建立我國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線路產品、民族民間工藝品等方面的交流和交易等平臺,在掀起新一輪文化旅游招商熱潮的同時,充分展示貴州省特別是黔東南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和國際民族文化旅游內涵,進一步推動“中國苗侗風情國際旅游目的地”品牌的形成。北京愛尚國際旅行社、浙江聯眾集團休閑度假有限公司、中國自駕游聯盟等11家省外旅行社,貴陽、安順、黔南、黔西南及黔東南州16個縣市56家文化旅游企業等參加此次活動。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