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州扶貧開發大會、中央、省、州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加強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救助保護,在團省委的領導下,團黔東南州委積極開展以“喚醒愛”、“匯聚愛”、“傳遞愛”、“感恩愛”為主題的“圓愛工程”系列活動。
近期,黔東南州各級團組織積極開展網絡眾籌、實地慰問等豐富多樣的“圓愛工程”活動關心關愛留守兒童,把黨政關懷、社會關愛落到實處。2015年入冬以來,全州共開展“圓愛工程活動20余次,發放愛心物資、助學金共計10萬余元,慰問留守兒童、困境兒童1000余名。
在麻江縣,團省委“圓愛工程”——關愛留守兒童慰問活動在麻江縣杏山中學舉行。團省委副書記、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徐錫廣,省志愿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省志愿服務聯合會副秘書長鄧守成,團黔東南州委書記羅祖新、副書記石艷,麻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萬敏以及團麻江縣委、杏山中學相關負責同志和103名困境留守兒童參加活動。向103名困境留守兒童送去了價值1萬元的“圓愛暖流包”。“圓愛暖流包”包括一個書包、一個保溫杯、一個暖水壺、一雙手套和一包新年糖,讓留守兒童在寒冷的冬天、在新年伊始感受到社會的溫暖和關愛;顒由希戾a廣對留守兒童提出三點希望:一是學會自立自強,勇敢面對挫折和困難,樹立遠大的理想,塑造堅強的意志;二是學好文化知識,做社會有用之才、做祖國的未來、做民族的希望;三是學會感恩,珍惜關愛,長大成才回報家鄉、回報社會、回報祖國。
在施秉縣,團縣委和牛大場鎮山口村“兩委”成員在開展遍訪活動慰問山口小學留守兒童,活動中,向留守兒童發放了10件冬裝和2000元助學金,并寄語留守兒童好好學習,茁壯成長。
在錦屏縣,團縣委會同縣計生協到平秋鎮高壩小學開展“圓愛工程--關愛留守兒童”慰問活動。慰問現場,向高壩小學的11名農村留守兒童送去了被套,愛心杯子、毛巾等生活用品,并鼓勵孩子們要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文化休養,做一名對社會有用的人。
在凱里市,團市委深入凱棠鄉開展元旦助學行動,為13名困難青少年送去關愛資金3500元。團市委深入凱棠中學和困難青少年家庭開展走訪慰問,走訪13名困難青少年,向他們送去3500元的助學資金,并勉勵他們將社會關愛和期望珍藏于心,發奮圖強、努力學習,珍惜學習機會,通過學習改變命運,用優異的成績回饋社會。
在黃平縣,團縣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協調寧波榮安集團向重安鎮望星角小學、平溪鎮翁巖小學、上塘鎮團坡小學三所學校401名學生發放書包、圍脖、手套、文具帶、自動鉛筆等學習、生活用品,向學校捐助地球儀、書籍、羽毛球等學習、體育用具,共計價值7.5萬元。并鼓勵受助同學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后回饋社會、報效祖國。
2016年團州委將持續開展“圓愛工程—關愛留守兒童”系列活動,鼓勵更多的愛心人士、企業積極踴躍的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的實際行動中來,形成良好的社會效應。(共青團黔東南州委)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