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學車考駕照時,能讓車身更好的在軌道上精準運行,師傅總會傳授些許心得“點位”。在“點位”處打方向盤,打得準確、及時,車身軌跡運行又快又好;打得早了,或者晚了,則很難調整,即便修正,那也需九牛二虎之力。
此等經歷和經驗,想必學車之人都有過體味,若把歷史發展潮流喻成前行的考車,互聯網催生的新興工業革命,則無疑是這個時代發展的“點位”。
買菜可以不用帶現金,支付寶即可結賬;去醫院掛號不用排隊,手機APP預約可除困擾;大數據技術能提醒你及時去醫院檢查身體;飯桌上蔬菜和瓜果,物聯網技術能讓你清晰得知產地,以及是否濫用化學添加劑;遇到再費解之事,上網按下回車鍵,搜索引擎便瞬間解答……這些在過去,是幾乎不能想象的科幻電影,可在互聯網時代,讓我們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革新的生產方式是歷史恩賜的機遇,早在二百多年前,當瓦特以瞬間靈感改良蒸汽機,從而掀起了人類偉大文明的工業革命,整個世界都天翻地覆日異變化,而在地球東邊的我們,還盤桓于閉關鎖國的政策中夜郎自大,錯過了歷史潮流的“點位”,理所當然要遭懲處,割地賠款,火燒圓明園,不平等條約,等等,落伍的代價就是近百年不堪回首的屈辱史。后來雖也有洋務運動,百日維新,大批之士為救國奮力奔波,可實際上,在歷史發展的“點位”處,方向盤打晚了,就算使出渾身解數仍無力回天。
步入新世紀,全球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而這次站在時代變革的關鍵歷史“點位”,我們不甘落伍于人,“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互聯網的發展。2014年,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習總書記親自擔任組長,李克強、劉云山任副組長,這表明最高領導人高度重視和關心互聯網事業發展。2015年,“互聯網+”寫入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亦表明“互聯網+”正式被納入頂層設計,成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在中央網信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總書記就強調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要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中央系列講話精神和實質性措施,有力表明泱泱中華緊跟時代潮流,努力做好互聯網的決心和信心。
事實上,在持續開放的政策推動下,我國互聯網事業也從白手起家,發展到如今的用戶和產業大國。短短二十余載,中國已擁有了全球規模最大的寬帶網絡,并有望領先下一代互聯網過渡和商業化;從國際標準的跟隨者逐步提升為積極貢獻者;互聯網產業的“中國模式”舉世矚目,互聯網治理的中國主張影響全球互聯網治理格局。阿里、百度、騰訊、新浪等翹楚進入世界視野,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與國際分工和對話,給全球共享科技帶來的恩惠福利……所有顯著成績讓世界為之共鳴發聲:中國互聯網發展,已無可爭議地成為世界互聯網格局中的重要一極。
我們在欣喜取得明顯成績的同時,也應看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也應該駑馬十駕,鍥而不舍。互聯網給生活帶來便捷之時,也附加帶來難以預測之險,網絡詐騙、違法刪帖、網絡犯罪、虛假信息、網絡造謠、黑客攻擊等仍頻頻上演;境外敵對勢力利用網絡滲透顛倒黑白;異域別有用心者制造消極輿論,至今擾人心煩……故而,我們應當清醒認識,稍有松懈,便會前功盡棄,治理和參與互聯網,亦需發揚“延安精神”,繼續保持與時俱進、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的作風。
再翻閱互聯網史,今日光環閃耀的大佬,哪個昨日莫不是“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創業者?馬云為推介“中國黃頁”能跑斷腿,丁磊的創業資金,是當程序員時一個又一個的字母寫出來的,劉強東創業時騎著三輪車送貨……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李彥宏、馬化騰、張朝陽、雷軍、周鴻祎等明星的成功,不僅是瞄準 “點位”打好人生的方向盤,更是天道酬勤饋贈的幸運兒。這亦顯現出,互聯網創業不同于其他的行業屬性,學歷、出身、職業、年齡等因素均不是門檻,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李克強總理也多次提出,要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新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國家也將大力給予創業者政策和資金扶持。如此利好消息,無疑也是給互聯網創業提供了膏腴之地和希望之種,創業正當時,也是人生的機遇“點位”。古人云,“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鑒于此,臨淵羨魚,何不退而結網?只要你肯默默耕耘,鮮花和碩果也會恩潤你的命運。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齊聚烏鎮共話網絡盛宴,也是處于歷史發展的關鍵“點位”上,相互學習互相交流的重要之舉。習總書記蒞臨現場并作重要指示,“十三五”中國將繼續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發展積極向上的網絡文化,拓展網絡經濟空間,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這給我們描繪出未來宏偉藍圖和打好了奮力前行的方向盤,我們除了說“給力”和 “點贊”外,還更應全員積極行動起來,為中國互聯網事業發展盡微薄之力,堅守網絡底線,拒絕違法犯罪。天下興亡,匹夫也有責,既要做一個文明的網民,履約網絡規章制度,又要積極適應互聯網產生的生活轉變,熱情參與“互聯網+”的建設發展,讓中國的互聯網事業軌跡運行又快又好。
今日的烏鎮如詩如畫,小橋流水人家一樣的溫婉柔美,當世界互聯網大會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我們殷切希望能燃起明日中國互聯網的燎原之勢,能涌現如江南春色“日出江花紅勝火”、“千里鶯地綠映紅”那般絢麗繁榮之景。(錢江 陜西省委網信辦特約評論員、資深媒體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