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人民法院聯合泉州公安邊防支隊和縣公安局,召開打擊虛假信息詐騙犯罪新聞發布會,對近日審結的一起特大網絡詐騙犯罪案件的結果進行通報。
該案兩名被告人曾某、莊某均是95后,在2014年4月至7月,兩人瘋狂實施網絡詐騙400多起,獲利金額達138.7萬元,涉及受害人450名,遍布全國31個省份。
惠安縣蓮城公安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肖土斌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為偵破此案,派出所民警用了大約半年多時間在網上收集證據。
2014年4月初,曾某發現一個QQ聊天群,讓他和莊某意想不到的是,聊天群里的成員都是一群網絡詐騙老手。兩人頻頻向所謂的“大神”們請教網絡詐騙方法,并逐漸琢磨出一套網絡詐騙計劃——利用QQ空間而非微信朋友圈發布虛假賤賣蘋果手機廣告,對同齡網友實施詐騙。
為了讓人信服,曾某化身文藝青年,并經營6個QQ靚號的空間,將其空間裝扮精美,日志、“說說”內容時尚前沿,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吸引數十萬年輕網友加好友、關注、瀏覽并點贊。在這些日志中,曾某不時穿插廣告日志和“說說”,例如“購買IPHONE5S,2500元,IPHONE5C元,2000元,需要聯系此QQ”,同時配上大量蘋果手機現貨包裝盒照片。莊某則化身“香港24歲美女客服”,負責向受害人展示實體店、營業執照等照片,同受害人溝通,騙取受害人信任。
在受害人訂購手機后,莊某要求其預付一半購機價款作為訂金,此后才能發貨。數天后,受害人詢問何時到貨,莊某又會以“海關查扣”“工商查扣”等各種理由,誘騙受害人再次匯款。當受害人要求退款時,莊某立即將其拉黑。
“他們會發給我一條查詢物流的鏈接,我點進去就是一個顯示物流的進度表,上面會顯示已經發貨,但是被海關查扣,需要匯款解扣。”受害人之一的小鄭告訴記者,“看到每條物流都很清楚,東西到了哪里,自然就很容易相信,就會馬上去把錢匯過去”。小鄭共向他們匯去8000元。
庭審中曾某供述:“我定下了一項規矩,平均每天騙2到3人,每天最多得手1萬元就要停手。不能把人逼上絕路。”有一次,莊某接到一筆“大單”可得手20萬元,因擔心金額太大會引起警方注意,最終他主動放棄。
2014年7月31日,曾某、莊某被泉州蓮城邊防派出所民警抓獲歸案。近日,惠安縣人民法院作出判決,被告人曾某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并處罰金5萬元,被告人莊某犯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并處罰金2萬元。兩名被告人均未提起上訴。至此,該起特大網絡詐騙案順利審結,贓款全部追回。記者吳亞東通信員甄坤蘇良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