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看著兒子腦袋上被蚊子咬的大大小小的膿包,我的心都快疼爛了。”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三團獨立營三連哈薩克族職工坤恰西流著眼淚為一歲半的兒子涂抹驅蚊的藥水。每年七八月份,連續近兩個月的時間是該連蚊蟲施虐的時期,家家戶戶緊閉房門、裝上紗網門簾,從早到晚點著蚊香,就是這樣呆在房子里的孩子還是被咬的大包小包。
第十師一八三團獨立營地處中蒙邊境線。雖說已進入秋季,但是當地的溫度還保持在30℃以上。就是在這么高的溫度下,生活在這里的職工沒有人敢將皮膚裸露在外面,他們寧愿熱一點,也不愿被蚊蟲叮咬。

“我一年四季秋褲從來沒有脫過,更別說穿裙子了。”連指導員郭玉蘭告訴記者。該連環境比較惡劣,一年有十個月都在刮風,冬季最低氣溫達零下49.7℃;夏季,成群結隊的蚊蟲又讓人無法穿短袖和薄褲,用紗巾包住臉,戴上防蚊帽,還要套上厚厚的毛褲,就這樣蚊子還是把他們咬得渾身紅腫。
在職工首漢民家里記者發現一座廢棄的棚圈。據首漢民介紹,該圈是2004年蓋的,剛開始養的雞被蚊子咬死了,后來養豬也不行——圈舍就閑置了。該連,蚊蟲不僅能咬死雞鴨等家禽,連毛比較長的狗都會被咬得默不作聲,甚至把豬咬得撞墻自殺。職工外出時,都要頭戴防蚊帽,身上抹上防蚊油、柴油、驅蚊劑,把全身包裹得嚴嚴實實。
據了解,該地區的蚊蟲以白紋伊蚊為主,俗稱“花斑蚊”,主要在白天吸食人血,叮人兇猛,可傳播登革熱、乙型腦炎、基孔肯雅熱等疾病;它們喜歡在白天活動,喜歡陰涼的地方。花斑蚊飛行速度極快,可隨心所欲地做前后滾翻、俯沖、急轉彎、突然加速或減速等“高難動作”,有“亞洲虎蚊”之稱。
作者:陳洋 趙永梅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