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舒 銳
在公安部的部署指揮下,經北京、天津、黑龍江、山東、福建等多地公安機關縝密偵查,日前,備受關注的翟巖民、吳淦等人涉嫌嚴重犯罪案件又有最新進展:公安部部署指揮北京等地公安機關集中行動,摧毀一個以北京鋒銳律師事務所為平臺,自2012年7月以來先后組織策劃炒作40余起敏感案事件、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重大犯罪團伙。至此,一個由“維權”律師、推手、“訪民”相互勾連、分工精細的涉嫌犯罪團伙浮出水面,其以“維權”“正義”“公益”為名、行嚴重擾亂社會秩序之實、企圖達到不可告人目的的種種黑幕也隨之揭開。
在當下中國的法律環境中,依法治國、依法行事理念早已漸入人心。隨著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人們的法律意識不斷提高,法律已經有能力成為可供社會所有主體所共同言說的語言、所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更值得欣慰的是,這些年來,我們形成了寶貴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法官、檢察官、律師通過行使各自的職責,共同推動案件真相的發現,共同尋找適用本案的最契合法律條文,共同維護人們的法定權益。
然而,在這種背景下,卻總有一些人打著所謂“死磕派律師”、“維權斗士”的名號,扛著所謂“維權”的虎皮,刻意斷章取義、歪曲事實,惡意造成公眾的誤解乃至對我國整個法律制度的誤讀。他們無視法律所規定的程序,妄想通過干擾庭審、大鬧法庭、進行人身攻擊來給法律共同體的其他成員施壓;為了實現不法目的,他們甚至不惜重金花錢雇人鬧訪。本次落馬的所謂“維權”律師、“訪民”們正在此列。
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維權”淪為了非法買賣?實際上,他們之所以甘于用嘩眾取寵的違法方式以達到“一舉成名天下知”的“良效”,是因為背后隱藏著諸多非法利益。當他們成為所謂的“維權斗士”或者“網絡紅人”后,就能獲得某種特殊的“資源”和“能量”。通過這種“能量”,他們能夠“借揭露黑幕、幫助他人維權為名”,行敲詐詐騙之實。一些剛出道的律師,披上了“死磕”的馬甲,身價就能倍增幾倍乃至數十倍。通過這種“能量”,他們凌駕于法律之上,法律說了不算,法院判了沒用,任何和他們不一致的觀點都是錯的。通過這種“能量”,他們就能引起國外勢力的重視,干上賣國求榮的“帶路”勾當。
不得不說,這些披著“維權”外衣的無良做派不僅不是對法治的推動、對人民權益的維護,反而是一種極端破壞。也許在一時之間,他們可能得到輿論的關注,但長久看來,任何人企圖通過侵犯他人權利的手段來贏得所謂“維權”的舉動,終將遭到法律的嚴懲;任何人企圖凌駕于法律之上通過違法手段來“推動法治”的行徑,終將失信于人民。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