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這次準備得挺充分,我不緊張,會盡自己最大努力。”面對今年的高考,汪老依舊樂觀,從容。
早上7點,愛心送考司機如約來到汪俠老人家樓下。在兒子的攙扶下,老人步履蹣跚走下樓梯,并一路囑咐司機,“開慢點,注意安全。”
對于老人的執著,家人頗為無奈,“他要考就讓他考吧”。
送考司機告訴記者,汪老的身體已大不如前幾年,今年也是第一次需要拄著拐杖參加考試。“他告訴我,今年的精神狀況比去年差了不少,飲食也有很多限制,基本上只能吃點餅干,不過還是要堅持看書,堅持高考。”
“他說,經?吹诫娨晥蟮绹庥胁簧倮先藞猿謪⒓哟髮W入學考試,還有些夫妻齊上陣一起考,后來本科、碩士、博士,什么證都拿到了。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在前往考點的路上,老人跟愛心司機說起多年來執著于考試的緣由,不為名利,不為功利,是理想、信念與追求。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汪俠曾4次參加高考,雖然其從醫已近40載,但老人依舊擔心患者信不過自己的醫術。為求一張大學文憑,老人決定重新參加高考,希望能用文憑證明自己。
自2001年高考打破年齡限制以來,當年72歲的南京市民汪俠為圓大學夢重出江湖,幾乎連年參加高考,遺憾每次都鎩羽而歸。至今,已是他第15次步入高考考場。
說起理想的學校和專業,老人表示,“等考上了再說。”(楊顏慈)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