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近日,成都市交通運輸委員會針對聯合工商、公安部門對Uber(優步)成都分公司調查及本月11日對該公司的約談行動發布通報,明確要求優步成都分公司“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禁止私家車介入平臺參與經營”。同日,優步則回應“已與成都市多部門有關領導進行積極有效溝通”。
自依附于互聯網的專車服務出現后,圍繞其產生的爭議話題便從未停止,一種不少人眼中利出行、降污染、緩擁堵,受到很多人歡迎的“共享經濟”卻難獲監管部門青睞,難以“扶正”的專車生意將何去何從備受關注。
有出租車司機轉行去開專車了
“您好,我是優步司機,請問您在哪個位置?”5月14日17時,在優步成都分公司“因涉嫌組織私家車介入平臺從事非法運營”而被調查約談后,本報記者仍順利完成了一次來自于“人民優步”的專車體驗服務。接載司機韓師傅是一家服裝店老板,正打算接女兒放學,看到手機顯示附近有人叫車便順路接了記者這一單。此前,優步公司面向所有專車司機發布了可正常運營通知,并在社交聯絡群表示“如果遇到問題,將由公司出面幫助處理協調”。
由國外一家科技公司推出的優步,是一款打車APP,目前已進入全球56個國家和地區,2014年2月正式宣布進入中國市場。去年10月起,優步在成都開始悄然走紅,吸引了大量白領、工薪階層和大學生等年輕用戶群體。
“比出租車便宜、比黑車安全,等時短、服務好,車輛更舒適,我為什么不選擇?”成都高校大三學生張嘉倪告訴本報記者,由于學校位于郊區,以往每次進入主城都需要擠公交、換地鐵,如果打正規出租車至少花費百元,用優步,駕駛員因可獲得公司補貼則只要不到40元。
采訪中記者發現,專車的出現為出租車行業帶來生存壓力。
“專車出現后,生意大不如從前,賺得越來越少。”成都出租車司機龔師傅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成都出租車目前規費每天410元,日均燒氣150元,維修費每天40元,意味著出租車司機每天至少承擔600元的成本費。“他們開專車,不交規費,還有公司補貼,我們拿什么和他們競爭?”
龔師傅告訴記者,許多出租車司機對專車不滿,但也有一些司機已經轉行去開專車了。
“非法營運”與“拼車合法化”
專車受到了市場的歡迎,但在各地因為涉嫌“非法營運”遭到監管部門的處罰。
有司機告訴記者,在成都,只要擁有一輛15萬的汽車和駕駛執照,就能注冊成為優步司機,再經優步公司進行半天培訓后就能上路載客,也就是說無論車主是否具備營運資質,車輛都能接入優步平臺,于是大量的私家車主踩著“快捷鍵”投身優步利用業余時間“賺外快”。
而在今年1月,成都市交委便發布通告,將“私家車和社會車輛等非營運車輛通過手機注冊專車軟件從事營運活動的行為”定性為違規行為。交通運輸部對于專車的態度則是“鼓勵創新但禁止私家車接入”。
在成都交委通報中,優步成都分公司本次被查處正是因私家車接入平臺參與經營,涉嫌非法營運。但優步公司則稱,人民優步鼓勵私家車主成為優步司機,作為非營利性拼車平臺而存在,人民優步不收取平臺費,價格也是基于補貼拼車車主油耗、車輛損耗等成本制定。
記者了解到,對乘客而言,目前優步按照每公里1.3元計費,起價10元可行駛7公里。而對于司機而言,一單收取乘客10元的業務最終的實際收入是20元,“乘客付費基本上可以算作我們的行車成本,我們賺的那部分主要來源于優步公司的補貼。”優步司機胡師傅告訴本報記者,司機與乘客沒有直接交易,具體行車費用按照優步軟件計算,且全部通過網上平臺代扣,優步公司每周給司機結算。
成都相關監管部門負責人表示,盡管我國法律沒有明確對拼車作出界定,但只要車輛在乘用中有人得了高額收益,就是一種營運行為,“優步的私家車主在未獲取資質情況下,通過搭載乘客獲取補貼,很明顯與現行法律相違背。”
“無形之手”是否該管專車
專車服務在許多地方因為“非法營運”被處罰,由此也引發了各方對“無形之手”是否該管專車的討論。
“專車司機的補貼實在太可觀了,他們‘玩’著跑半個月甚至比我一個月賺得還多。”成都一位出租車司機認為,依靠高額補貼的專車司機用低價搶走了乘客,極大傷害了正規出租車的利益,“光腳”賺錢的私家車營運必須被制止,否則就影響了客運市場的正常秩序。
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未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擅自從事道路運輸經營的行為即視為非法營運。因此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廣州、成都等城市將“涉嫌非法營運”作為對優步等提供專車服務企業的處罰依據,這在法律之內亦為情理之中,因為專車在制度框架內的合理、合法性不可逾越,所以對專車的監管并無過錯。
“政府必須要管,不管我們會丟飯碗。”成都一位出租車司機師傅說。
但成都市民李小姐卻認為,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一些專車網絡平臺的確存在不足,但互聯網經濟應該是被不斷培育、發展和完善的對象,政府的“無形之手”應該呵護和引導新生行業健康發展,專車不應一禁了之。
“長期以來,出租車號牌被公司壟斷,高額‘份兒錢’使出租車司機處于絕對弱勢地位,專車的出現分割了出租車行業的蛋糕。但競爭格局應成為加速出租車領域改革的催化劑,而不是作為維護既得利益者的借口。”西南政法大學李韌教授表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