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好容易攢錢買套二手房卻需交納一大筆中介費,這讓資金原本就不寬裕的普通購房者撓頭。官辦房地產交易網站——北京市房地產交易信息網近日上線,按照該平臺的設想,買家跟賣家可直接在網絡上實現對接、“零中介費”,降低二手房房產交易成本。不過,業內人士分析,由于運營方本身缺乏一定的激勵機制,這樣一個“看上去很美”的制度設計,很可能最終會被傳統房產中介公司扼殺。
“房地在線”房源稀少
記者昨日打開“房地在線”APP,進入“我要買房”專區,就看到經過平臺審核后的真實房源。該平臺5月9日上線,截至昨晚6點,平臺上線的二手房房源只有33套,而且很多房源介紹中并沒有實景照片,更多的是停留在了房屋評估值上。“房地在線”相關負責人介紹,未來房源規模將大幅擴容。
目前,市民通過“房地在線”可以選擇直接和賣房人聯系,或是聯系經紀人這兩種模式。在前一種模式中,為了防止賣房人個人信息泄露,平臺采取了電話轉接的模式,市民通過撥打平臺客服電話后才會轉接到賣房人,網頁上并不會直接顯示賣房人信息。后一種模式則是依托房產中介的傳統撮合交易方式,對網上房源有興趣的看房人可以直接聯系到具備資質的房產經紀人。
事實上,北京市房地產交易信息網是由北京產權交易所、北京市房地產交易所、北京市燕保投資公司三家出資成立的北京市房地產交易市場有限公司搭建,出資方之一的北京市房地產交易所本身就具有二手房買賣中介的資質。因此,在將房源上網的過程中,可謂輕車熟路。不過,在此之前,鏈家地產、我愛我家等品牌化的大型房產中介已經推出了自己的房源網站,并牢牢把持著市場中絕大多數的房源。
功能不如商業網站
記者調查發現,類似北京市房地產交易信息網這樣可以讓賣家、買家直接見面,節省交易成本的房源平臺,幾年前就已在北京出現。
2011年7月,本市首個官辦免中介費二手房交易平臺在海淀區試點運行,上線一周后房源總數已累積到510套。但該平臺的房源搜索功能,只能依靠房源編碼和小區名稱進行查詢。與商業網站可以通過區域、房價、面積等模糊條件進行靈活搜索相比,顯得不夠機靈。據統計,當年海淀房源平臺上線的房源,由房主自行發布的占比僅為5.3%,而由房產中介發布的占比高達94.7%。
設立初衷為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的試點平臺,由于網上房源的搜索功能和房源數量明顯落后于一些商業網站,使得很多原本有意在此看房的消費者,最后不得不回到房產中介的“懷抱”。
另據了解,在58同城等網站自行發布房源的市民,也往往不堪中介騷擾。“100個有意看房的,99個是中介。”一位曾打算擺脫中介完成賣房的市民告訴記者。
房產電商與傳統中介過招
“搶錢!搶糧!搶地盤!”這句電影《投名狀》里的經典片段,去年10月被曾與房產中介親如一家的房產電商網站搜房套用了,只不過,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資源正在被“搜刮”的房產中介兄弟們并沒有束手就擒,這才有隨后鏈家地產與搜房網決裂的一幕。
追根溯源,多年前就已上市的搜房網不差錢,這一次糾紛起因自然不是對中介網上房源點擊收費漲價,而是因為剛剛更名為“房天下”的搜房網令旗一揮,決意發展線下業務。即便是鏈家地產這樣的中介巨頭,對于要轉作中介的“房天下”也是不得不防。給房產中介做了多年嫁衣的“房天下”,憑借自身積累的房源資源,在今年推出了0.5%的低傭金標準——相當于目前市場上大型中介傭金的兩成左右。
對于打出0.5%傭金這一看似是“砸飯碗”的舉動,一些大型中介公司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搜房控股二手房集團總裁蘇婕認為,0.5%的傭金對購房者有利。“傳統的傭金比例不合理,門店成本加之人員成本,中間管理階層提傭的比例過高,有人甚至年薪過百萬。這些是否都要轉嫁到購房者身上?我們更希望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去優化傭金這個空間。”她說。
面對網上平臺與實體中介公司之間愈演愈烈的爭斗,業內人士分析,房產交易金額巨大,消費者會十分慎重,加上交易環節的復雜性和專業性,都決定了實體門店的地位暫時難以完全取代。
但既然大型中介可以掌握房產電商的營銷技術及模式,電商平臺親自開店又有何不可?因此,未來兩種房產交易模式將會不斷融合,線上線下互為補充,而消費者在享受傭金下調便利的同時,也會逐步獲得買賣雙方直接對接的更大空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