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900多名民警、1100名協警,遍布三鎮的54個警務站,幾乎包攬武漢110報警的出警任務,在派出所介入調查之前,第一時間到達現場,控制局面,緩和矛盾,防止小事演化成大禍,并將當場難以處理的警情移交給轄區派出所,成為維護武漢安全祥和的最前沿陣地。
昨日,本報記者兵分5路,探訪三鎮街頭9個警務站,眼之所見令人感慨:正是他們,在看似平凡而單調的忙碌中,為大武漢編織一張平安大網。
園林路警務站:民警難吃上一口熱菜熱飯
王光明生前所在的青山區園林路警務站,位于友誼大道園林路路口,15個民警16名協警,承擔鋼都、鋼花、紅衛路3個派出所轄區出警任務,日均出警33次,站長石剛說,當班民警一個班處理10多個警情是常有的事。
昨日下午2時30分,記者到達警務站時,當日出警已有16次。50歲的民警丁仲華告訴記者,這天已出警5次。下午3時28分,警務站附近一中百倉儲門前,一輛轎車被電信施工的線纜掛花,記者與丁仲華、協警王晉到場,將當事人情緒穩定,送至鋼都派出所調解。
16時23分,老丁連續接到2起警情,處理完警情回到站里已接近18時,此時另一組民警仍在外出警。老丁說:“今天可能又吃不上熱菜熱飯了。”
晚飯時分是警務站的出警高峰,吃不上熱菜熱飯,是民警工作時的常態。
后湖大道警務站:八成報警與刑事治安案件無關
后湖大道警務站,巡區面積19平方公里,平均每天接處警80多個。20名民警、25名協警,每天實行5班倒。
在接警平臺電腦上,記者看到,當天8時30分至15時,已接報警22起。民警文康介紹,每天約80%的報警與刑事治安案件無關。
5月12日晚11時13分,正在值夜班的文康接到報警:一男子與小區保安發生矛盾。文康和協警驅車趕往事發地君安花園。
到達目的地后,黃先生被他一眼認出,他近段時間已報警六七次。黃先生聲稱,他欠女朋友7000元錢,小區保安答應他女友,只要黃先生的女友與他交朋友,保安就幫忙向黃先生要回欠款。黃先生心里不舒服,就報了警。
文康耐心向黃先生解釋,此事屬民事糾紛,建議通過法院解決。經過一番開導,黃先生心情才好轉。
菱角湖萬達警務站:民警無節假日概念
菱角湖萬達警務站緊臨萬達購物廣場,人流量大,是江漢區接處警最多的一個警務站,每天接警量達60多個。站長吳濤介紹,該站有警員20人,協警30人。據統計,昨日從早上9時到下午5時,接警數達23個。
“我們從沒有節假日休息的概念,比如春節吃年夜飯,如果運氣好,輪到誰休息,才能趕得上與家人團圓。”吳濤說。
今年2月初的一天下午5時,一家企業負責人報警稱有人在企業里鬧事。警務站吳警官到場,只見一男子將腿部受傷的50多歲母親放在企業辦公室內,要求企業負擔醫藥費,否則不走。
男子的母親是這家企業的清潔工,前不久上班時被一輛電動車撞傷,腿部骨折,肇事者逃逸。企業雖然負擔了前期醫藥費,但后續治療費,要求男子通過法院判決來解決。于是,吳警官兩邊做說服工作,經過一個小時耐心勸說,男子將母親帶回家,企業在法院判決前,協商醫療費問題。
宜家警務站:吃飯靠出警同事順路帶回
宜家警務站出警范圍約15平方公里,包含長豐派出所、易家派出所轄區,從昨早8時到晚8時,共接警32起。為了考慮出警的及時性,該站每天專門派出一班民警,守在離警務站最遠的東邊巡區,有警情時及時出警,無警情時就在附近機動巡邏。
昨日下午6時,民警楊利平回到警務站,從車上搬下一個藍色收納箱,一開箱蓋,飯香飄出。“值班的時候不能離崗,所以大家的午飯和晚飯都要靠出警的同事順路去分局食堂打了帶回來。”
“能像今天這樣吃到熱飯菜也不太容易。”楊利平說,自從警務站搬到宜家購物中心附近,民警只能坐等同事帶回工作餐,可是出警的民警有時剛剛把飯菜裝上車,又碰上有人報警要去現場出警,等到處理完畢再將飯菜送回警務站,早已沒了熱乎氣。
銷品茂警務站:最忙警務站年均出警3萬余次
銷品茂警務站位于武昌徐東商圈核心區域,承擔著徐家棚、楊園、余家頭3個派出所轄區的接警任務,是全市接警量最大的警務站,年均出警3萬余次,日均百余次之多。
前日8時30分至昨日8時30分,全站出警110次,站長項欣說:“這是站里的平均水平,多的時候要到140、150起。”他告訴記者,站里25名民警35名協警,平均每名民警一個班次出警都有10多次。
昨日下午6時記者到達警務站時,是每日接處警的高峰期。17時57分,都市景點小區有人報警稱3人因糾紛打架,記者隨民警張召義到場處置,從16時上班,他已經出警6次。還沒到現場,又接到警務站指令:團結路一女子報警稱被網絡詐騙1000元。2個警情調解完畢,民警又趕往長輪社區,處理一起經濟糾紛。
街道口警務站:出警中途再接警是家常便飯
街道口警務站轄區高校云集,是全市警情多發區域之一。帶班組長徐濤說,警務站每天接出警平均約50起,高峰可達70余起。站內配有16名民警,每人每班出警都達10多起。
昨日下午3時40分許,記者趕到該警務站。接警記錄顯示,9時19分至15時03分,共接110轉警12起。
16時01分,黃女士報警稱被騙1萬元。1分鐘后,記者跟隨出警民警劉宇翔、萬鷺警車出發。警車8分鐘后趕到報警地廣埠屯莫泰酒店。了解情況后,民警將黃女士送至珞南派出所備案調查。
車剛啟動,賽格廣場又出一起買手機糾紛,兩人只好先就近前往賽格廣場處理糾紛。到場了解基本情況后,民警請報警人聯系工商部門到場調解,隨后繼續將黃女士送至珞南派出所。
劉宇翔說,像這種出警途中再接報警的情況是家常便飯,有時出一趟警可能要處理四五起警情。
園林路警務站一次接處警全過程
1出警
王家灣警務站:民警幾天不與家人打照面很平常
漢陽王家灣警務站位于繁華的王家灣商圈中心,19個民警、30個協警,轄區琴斷口派出所、永豐派出所、漢陽經濟開發區派出所,日平均接處警25個。
昨日17時30分許,漢陽大道一家快餐店內,警務站民警李剛正在處理上班后第一條警情。2小時前,一名外地小伙在店內被狗咬傷小腿,休閑褲被咬破。老板娘愿意出醫藥費,卻不愿意賠償咬破的休閑褲,雙方僵持不下后報警。
“外地小伙在漢打拼不容易,你換位思考一下。”李剛耐心勸說,老板娘態度很快緩和。得知小伙子320元買的休閑褲,李剛轉頭勸他:“老板愿意跟你協商,你也讓一步。”雙方很快達成協議:老板娘賠償150元錢。
僵持2小時,李剛到場5分鐘解決。他告訴記者,他值16時至22時30分的中班,每天會接七八個警。
李剛說,下班回到家,愛人、孩子都已熟睡,自己常常一連幾天沒法和家人打上照面。正說著,對講機里傳來警情:一名男子遭遇網絡匯款詐騙,李剛再次趕往現場。
新都警務站:接第4個警他卻覺得“今天輕松”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新都警務站共有15名民警、15名協警,處理神龍派出所轄區警情,昨日接警41起。
昨日14時許,入住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群盛賓館的李女士撥打110報警:一覺醒來,放在床頭的掌上電腦被盜。
新都警務站民警金頂欣、協警陳義剛扒完幾口冷飯,立即駕駛警車出發。民警調查:凌晨3時許,一名男子謊稱自己是房客,要求保潔人員開門,不到3分鐘,男子手提塑料袋出門。
這是金頂欣今天接的第4個警,他卻覺得“輕松”。“前段時間羽毛球亞錦賽,最多一天處理20多個警情。”當民警將近10年,他落下了一身病。“他去年診斷出甲狀腺結節,還做了切除手術。”搭檔陳義告訴記者。
光谷步行街警務站:非警務類報警占用警力
光谷步行街警務站位于光谷步行街大洋百貨門前。該警務站平均每天接處警70余起,但站內只有15位民警,每名民警都得連軸轉。羅站長說,警務站每日70多起警情中,至少有40%是非警務類報警,占用太多警力。
昨日下午6時許,記者趕到光谷步行街警務站,當日接警記錄顯示,從凌晨2時05分到當日16時55分,共接處警47起。
12時49分,轄區健龍尚谷杰座有人報警說打架。民警趕過去了解,竟是報警人因租房合同與房東起糾紛,并未打斗。民警告訴報警人,這類事情民警無權處理,如果因合同起糾紛,可以到法院起訴。“很多當事人,不管什么事情都喜歡打110,浪費了警力不說,主要是耽誤了處理其他警情的時間。”
民警們反映:“有人報警讓我們替他去抓奸,有人報警讓我們替他去討工錢,千奇百怪!”
撰文/記 者岳 源 劉智宇 王 平 李亦中 夏 奕 實習生徐軼
通訊員馮 威 吳 艷 唐時杰 張家國 余志浩 龔宇萍
孫 遜 黃 娟 劉桑萍 萬信立 李雨生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