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在湖北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都鎮灣鎮向王橋村,鄉村醫生李小芹20年來獨自守護著村里近2000位村民,診治次數已達7萬人次。
5月1日,李小芹接受采訪時表示,救死扶傷是每個醫生的天職,能為父老鄉親服務是她的榮幸。
1995年,年僅21歲的李小芹開始作為村衛生室唯一的醫務人員擔負全村的醫療工作。向王橋村地處山區,山大人稀,18.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住著近2000位村民。為了減少年老體弱病人外出就醫,李小芹常年堅持義務出診,隨叫隨到。
村民向西平介紹,他的父母均己80多歲,由于身體多病,行走不便,經常需要找李小芹出診。“每次不管多忙,李醫生總是隨叫隨到。”向西平說,這幾年,李小芹上門為其父母看病的次數多得數不清,特別感激她。
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開始實施,為了讓全村人都能參加新農合,李小芹走訪了全村所有農戶。“走了多少路,跑壞了多少雙鞋,我也不知道了。”李小芹回憶說,那段時間她白天走訪距離較遠的農戶,晚上走訪距離較近的農戶,中間還要給人看病拿藥。“后來嗓子說啞了,腿也走腫了,卻沒有一句怨言。”向王橋村村支書肖國新說。
離向王橋村衛生室不遠是當地的福利院,院里的20多名孤殘老人也是由李小芹診治。“只要電話一打,李醫生馬上就來了,而且對老人特別仔細特別用心。”福利院院長向克周說,有一次福利院老人呂天柱后背上長了瘤痰,股骨頭后爛出一個大坑。李小芹每天堅持上門替老人擦洗傷口、換藥,直到老人恢復健康。“是李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呂天柱說。
如今,向王橋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外出打工,留守老人越來越多,李小芹的擔子更重了。每天的門診人數都是幾十人,一忙起來連飯都吃不上。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李小芹為全村255位65歲以上老人、95位高血壓、11位糖尿病患者建立了重點人群管理手冊,定期為他們檢查,并提出治療建議和康復治療方案。
肖國新告訴記者,李小芹的丈夫在宜昌當老師,去年,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李小芹也有機會到宜昌工作,但考慮再三,她還是留了下來。“我舍不那些已經離不開我的父老鄉親。”李小芹說。
作者:余發勛 田鳳鳴 董曉斌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