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王德順,形體表演藝術家、演員。1936年出生于沈陽,24歲做話劇演員,49歲到北京,成為“北漂”一族。他曾參演過《天地英雄》、《闖關東》、《二炮手》、《功夫之王》等,在前不久上映的電影《重返20歲》中,他飾演了可愛的老頭李大海。
對話背景
3月25日,在中國國際時裝周一場以“東北大棉襖”為設計元素的時裝發布會上,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者登上T臺,赤裸上身引發轟動。觀眾回憶:“大家一看他光著膀子出來,都high了,簡直是仙風道骨,直接秒殺小鮮肉”。老者在開場身著綠花大襖,穿著大棉褲和千層底黑布鞋演繹了一段回憶年輕時愛戀的啞劇片段,引出模特走秀。謝幕時他再次出現,赤裸上身,顯現出他結實的胸肌。這位老人就是王德順,現在,他的微博粉絲數已經超過了12萬。
27日,華商報記者電話采訪了王德順老人,他嗓音洪亮、中氣十足、思維清晰。據他介紹,他的身材塑造得這么好,得益于他每天都堅持鍛煉。同時,他還有一顆年輕的心,不僅經常在微博上傳照片,與粉絲互動,還愛玩微信。
關于健身
現在每天至少得鍛煉2小時
華商報:王老您好,您的照片這幾天在網上特別火,您的身材這么好,是怎么做到的?
王德順:我的身材底子本身就比較好,這是父母給的(嘿嘿)。不過父母給的是骨架,肌肉是靠自己練。
我是50歲的時候,為了演啞劇才開始到健身房健身的。后來繼續健身是為了創作“活雕塑”:你的身上畫上青銅顏色之后,往那兒一站,得讓人家感覺那是一個雕像,不能讓人感覺那是一身肉,所以要把身上所有的肥肉給練掉,把身上的肌肉都給練起來。
那時候北京健身房很少,只有一個國貿大廈,里邊是給外國人用的健身房,我就到那里健身了。在那之前,我因為演啞劇,也一直在練功,但舞蹈的練功和健身健美是兩個概念。當時我每天要在健身房鍛煉4個小時,各種器械都練,我用三年的時間把身體練得像雕像一樣。
當然現在的強度沒那么大了,但現在每天也至少要保證兩個小時鍛煉,包括游泳一個小時,上器械進行一個小時的力量訓練。我平時還喜歡滑冰,每周滑一次。
華商報:您現在還能滑冰?不怕摔跤嗎?
王德順:滑了一輩子冰了,不覺得危險,我的骨骼比較強壯,一般摔不折。
關于北漂
和家人一起在北京流浪了8年
華商報:資料上說,您24歲開始做話劇演員,那么您之前是做什么的,您上學的時候學過表演嗎?
王德順:在做話劇演員之前,我是軍工廠的工人,修槍炮的。因為家里窮上不起學,我小學也沒畢業,14歲就出來掙錢養活家了。后來我自己上了初中補習班、高中補習班、業余大學,但都沒有正規文憑。
我平時喜歡看別人演戲,覺得挺好,然后我就去沈陽市工人文化宮的一個訓練班報名學習了。那個時候我參加了話劇班、舞蹈班、聲樂班、朗誦班。為什么報那么多班呢?因為那個時候報什么班都不花錢,隨便學。24歲的時候,我進了沈陽軍區文工團的話劇團。
華商報:聽說您是49歲的時候,放棄工作去北京,成了“北漂”,為什么做了這樣的選擇?
王德順:我在沈陽軍區文工團的話劇團待了10年,1970年復員之后進了長春話劇院。1985年的時候,我排了一臺啞劇,這臺啞劇不是表現生活情趣的,而是揭示人生哲理的,這樣的節目適合在文化中心的地方表演,北京是中國的文化中心,所以我就去了北京。到北京之后,我還在北大、清華等高校演出,受到學生們的歡迎。我在北京演出了兩年之后,影響比較大,文化部就派我參加了在德國舉行的第十二屆國際啞劇節,那是中國啞劇首次登上國際啞劇舞臺。
華商報:您在長春話劇院的待遇還行吧?您到了北京之后,這些是不是都沒有了?
王德順:是,我當時有種破釜沉舟的感覺。我在長春有很好的住房,但到了北京之后,只能到處借房子住,到處搬家。那時候不許租房子,不許賣房子,我們又沒有錢住旅店,一家四口在北京流浪了8年,基本上一個多月搬一次家,還睡過一宿地下通道。8年后,我花了10萬元買了一個房子。
華商報:北漂之后,您后悔嗎?您的家人支持您嗎?
王德順:沒后悔過。我們是家庭劇團,我表演、妻子編劇、兒子報幕、女兒鋼琴伴奏,一家人走遍了中國、歐洲。我的夫人是中央戲劇學院導演系畢業的,啞劇也是她給我編排的。
關于工作
作為一個演員,技能越多越好
華商報:您演了話劇、啞劇,怎么又開始演“活雕塑”了?
王德順:那年,我在中國美術館看了羅丹雕塑藝術展,深受啟發。我覺得我的身體有雕塑感,想和羅丹的作品一起表演。于是,我就去美院做了3個羅丹雕像的仿品,跟這3個雕像演繹3個不同的故事。1993年12月,“活雕塑”在北京國際藝苑的小劇場首演。我做每個動作都是跟雕像配合,從而構成故事。它沒有語言障礙,但在當時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些報紙說是“裸體”表演,但我當時是穿了“護身”的。
華商報: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進入影視表演的?
王德順:15年前吧,因為啞劇演不動了。啞劇一個人在舞臺上要跳一個半小時。
華商報:您演過的角色中,自己最喜歡的有哪些?您對那個角色的塑造印象深刻?有讓您吃了苦頭的嗎?
王德順:我每個角色都喜歡,我沒有遺憾的、沒有后悔的,我覺得我每個角色都是按照我心目中的人物去創作的。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天地英雄》里的“老不死”、《闖關東》里的“老獨臂”。吃的苦太多了(笑)。比如演《闖關東》的時候,我不到70歲。那個地方零下40℃,我要在水里洗澡。水是熱的,但是我脫了衣服的時候是零下40℃,從水里邊出來也是零下40℃。
華商報:前陣子上映的電影《重返20歲》,大家對于您在電影里騎摩托車的鏡頭印象很深刻,您之前就會騎摩托車嗎?
王德順:我不會騎摩托,去年拍這部電影才學會了。劇組也沒給我時間練習,我上去一踩油門就把我摔了,摔得挺慘的,疼了一年,但骨頭還算結實、沒折。
華商報:我聽說您還會英文呢?
王德順:那時候改革開放剛開始,大家都有學英文的氛圍,我也就跟著學了,自己跟著錄音機學。從44歲開始,我學了10年,挺費勁的,但這幾年不學了,一放下就忘。(笑)
華商報:您演戲用上英文了嗎?
王德順:用了啊,我演《功夫之王》的時候,整個劇組都是說英文的,所以我也只能用英文跟他們交流。我準備了很長時間的臺詞,沒想到導演遞過來一張紙條,說“那個臺詞全不要了,你照著這個說。”我一看還好,紙條上的這些英文我還認識。
華商報:演《天地英雄》時,您65歲,據說那時候您還開始學騎馬呢?
王德順:是啊,那部戲里從頭到尾都是騎馬打仗,你要是馬騎得不好,兩手松不開韁繩,就演不了。
華商報:您在這么大的年齡學這么多東西,都是因為演戲嗎?
王德順:對,作為一個演員,你的技能越多越好,你要是什么技能都沒有,讓替身演,還有什么意義啊?
關于走秀
穿上棉襖就上去了,也沒排練
華商報:您是怎么想起來參加這次國際時裝周的?
王德順:時裝公司的總裁是我的學生。他有一天從別人的手機那兒看到我的照片,說“這是我的老師”,然后他就跟我聯系上了。30年前,我訓練了最早的一批時裝模特,而這個學生問我:“你現在身體怎么樣?你來幫我們走一場秀吧。”我說我的身體狀況非常好,可以走秀,沒問題,然后就去客串了一把。
華商報:那您自己做過模特嗎?
王德順:我自己沒有做過,但我認為時裝模特應該怎么走,我就怎么訓練他們,效果非常好。
華商報:您這么大年齡了還去走秀,沒有覺得不好意思什么的嗎?
王德順:沒有啊,這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我到了那兒就問:“演什么?”他們說演一個“東北大棉襖”。我說:“為什么要演東北大棉襖呢?”設計師說,在他的記憶中,總是有他的父親母親在東北農村穿著大棉襖的樣子,他想表現他的父親母親那一代的感情。我說,“好吧,我就用農民的方式來表現吧。”我到了那兒穿上棉襖就上去了,也沒排練。
關于養生
睡夠8小時 不運動易衰老
華商報:您現在身體怎么樣?您的作息時間是什么樣的?
王德順:我身體很好,很少生病。不出去拍戲的時候,我每晚10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每天要保證8小時的睡眠。起床之后,就是準備一些講課的材料,因為很多地方請我講課。此外就在健身。
華商報:我看您微博玩得挺好的,您經常上網嗎?
王德順:是,我用手機上微博、微信,也看新聞。都是我自己瞎鼓搗鼓搗就會了。我每天發一條微博,主要是跟網友互動,回答一下網友的提問。我用微信更多一些,微信現在是我工作的平臺。
華商報:能跟大家分享一下您的養生經驗嗎?
王德順:沒什么特別的經驗,其實就是經;顒。你要是不活動的話,就很容易衰老。你哪怕散散步也好,越坐著、躺著,各個部位越容易衰退。在飲食上,我是想吃什么吃什么,我最愛吃肉(笑)。我不抽煙,但每天都喝不到一兩白酒。
華商報:我覺得您的心態特別年輕,您是怎么保持的?
王德順:最近美國健康協會搞了一個調查,找了100個百歲老人,問他們的生活方式、性格愛好等,想從他們身上找出一個他們健康長壽的共同原因。答案就是愛玩的人長壽,我就是愛玩,從小愛游泳、滑冰。
華商報:好多人覺得您是越老越有魅力,您老伴也這樣嗎?
王德順:(笑)我老伴的身體跟我差不多,她比我小6歲,是舞蹈演員出身、身材也挺好的,她現在自己在家里練瑜伽。
華商報:您最近正忙什么?有戲拍嗎?
王德順:我研究了一輩子的形體語言,我最近準備出一本形體語言藝術的書,是,打算6月份出版。
華商報記者 王黎莉
44歲 學英語
49歲 當北漂
50歲 開始健身
65歲 學騎馬
78歲 騎摩托
79歲 上T臺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