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正在醞釀“世紀重組”的長和系昨日舉行業績發布會,集團主席李嘉誠表示,他對香港經濟前景看好,是因為有內地這個“最大靠山”,認為收緊自由行,會影響本港零售業,而若完全取消自由行,“相信股票(恒指)會跌1000點”。李嘉誠又強調,自己與國家和民族感情一直濃厚,反駁他與中央關系有轉變的猜測。
在新一年環球經濟前景及金融市場仍不明朗的大環境下,李嘉誠昨日在記者會上預計稱,對香港的經濟前景看好,因為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最大的靠山”,認為香港在不同方面皆獲得內地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
政府努力改善營商環境
李嘉誠以自由行政策舉例說,“如果今日突然宣布沒有自由行,我相信股票(恒指)會跌1000點。”他補充,倘收緊自由行政策,對香港零售業會有影響,但對長和系業務則影響不大。至于近期的新界水貨客問題,他認為,市民希望新界部分地點的秩序可以安排得更好是正確的。
“香港是一個好地方。”李嘉誠強調,他不認為香港的營商環境轉差,反指香港現在的經濟“相當好”,因此若沒有特別事件發生,他對于香港未來一、兩年的經濟前景,仍然會看好。至于政府改善本港營商環境的成效,他回應說,政府已經為此付出努力,指市民當然希望政府做得更好,但要做好亦不容易。
對國家民族感情濃厚
另一方面,李嘉誠被問及與中央關系時說,自己幼時十歲剛讀中學時,便遇上戰爭,首次看到在自己的家鄉和城市受到戰火摧殘,“有炸彈從天空投下來”,因此他一直對國家、民族感情濃厚;他又指出,集團旗下的基金占其個人財產的三分之一,其中基金的捐款89%用在香港和內地,主要用于教育和醫療事業。在記者會后,他又補充指,個人沒有感覺與中央關系發生改變。
談笑風生有問必答
李嘉誠在大年初八的記者會上,全程精神奕奕,幾乎有問必答,與在座的記者談笑風生,會上不單談及集團業務,更涉及本港經濟、政制發展,以至個人退休計劃等多個方面。在記者會臨結束前,李嘉誠又主動逗留多些時間,回應記者提問,最后還不忘恭祝在場記者新年心想事成,表現十分隨和、親切。
吁通過政改勿成大輸家
政改第二輪咨詢現已接近尾聲,長實主席李嘉誠昨日再次談及本港政制發展,更在記者會上三度表示,若政改方案不獲通過,每個香港人皆為“大輸家”,又指對香港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就應該讓政改通過;若政制不通,經濟發展亦不會長遠。
李嘉誠昨日回應本港政制發展問題時透露,他一直留意政治問題,因為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相連,若政治不好,經濟亦難長遠。
他又指,政改是香港目前最大的危機,“如果政改不能通過,所有人,包括在座每位都是大輸家”。隨后在記者會上,李嘉誠又先后再兩次提到,他不愿做政改的“輸家”。
李嘉誠呼吁,香港有責任心和愛心的人,就應該讓政改通過,讓五百萬選民一人一票投票選舉行政長官,而并非由1200名提委會成員投票,他又反問,國家給予香港機會,但為何卻有人要反對?“思前想后,我都不明白”。
反對派多次表示將否決政改方案,并宣布杯葛政改第二輪咨詢,不少市民認為政改通過機會渺茫。被問及政改通過機會時,李嘉誠則回應:“我都想知,如果有好大把握,我不用現在跟你們說。”他又認為,“無奈的事我們都遇過,人生會有很多遺憾的事”,因此若最終政改方案被否決,社會大眾都應該面對結果。
首談退休大計或任特別顧問
“何時退休交棒?”是近年記者最愛追問“超人”李嘉誠的一個問題,過去李嘉誠往往都是用“就算退休都會繼續做基金會”或是“健康尚可”來回應。不過,昨日他就首次開腔談及具體退休計劃,他說:即使退休,亦可做集團的特別顧問,或者是政策上的顧問,一起商量集團的重要投資。惟仍未透露具體時間表,要待“集團轉一個臺階才會考慮”。
問及為何不像會德豐集團主席吳光正交棒給兒子,李嘉誠解釋,因集團業務遍及52個國家,雇員28萬人,情況較為復雜。不過,他就對大仔、集團副主席李澤鉅以及整個團隊非常肯定,“這一秒我要退休,絕對無問題。”不過,他同時肯定地說,現在自己的精神仍很好,還想多做一段時間。
“假如我現在退休,都可以做特別顧問,或是政策顧問。有重要事時一個月找我開一次會,無特別事情亦可兩個月一次。”李嘉誠說。他希望,集團發展到某一個臺階時,才考慮退休問題。被問到重組是否即其所指的新臺階,李嘉誠指出,一直以來只有一個宗旨,就是要對得起眾多股東,因為“股東在我心中是最重要的”。
大贊李澤鉅100分
繼在公布重組方案的記者會上,對李澤鉅給予認可后,李嘉誠昨日再次贊揚,“Victor(李澤鉅)是很負責的人,畢業后便開始跟隨我,工作任勞任怨,已夠資格接棒。不是怕投資者不放心,而是自己仍有精力,就幫忙一下。”他續說,若以爸爸的身份給李澤鉅打分,“當然不會給他100分,但他的表現肯定能拿100分。”隨后又大贊其是好丈夫、好爸爸。
至于會否叫回次子李澤楷幫忙,他稱,李澤楷已有很多發展計劃,不希望妨礙他。
李嘉誠又重申,不會待身體差才退休,因要預留時間打理基金會。基金會目前占其三分之一財產,并無負債。過去多年,一直維持89%捐予內地和香港,11%捐到海外的原則。他還透露,無論是在集團,抑或是基金會,對工作一向認真負責,十多年前曾每晚做基金會的事到半夜兩、三點。
青年置業需量力而為
長和系主席李嘉誠昨日在集團業績發布會上亦談及樓市前景,他認為,細價樓供應短缺,現時仍易銷,尤其400多平方尺的兩房單位,由于組織小家庭需求較大,相信前景不差,至于極細樓則要看將來供求比例。他又指,年輕一輩若能負擔,應考慮購置物業自住。
現時細價樓樓價升勢持續,但亦有言論指可能會“爆煲”,李嘉誠則表示,“無睇得咁差”。他指出,樓市要視乎供應及需求比例,若供應太多或會對樓市有影響,但現時供應仍不足夠,例如400多方尺的兩房單位需求較大,因此仍較容易出售,待供應增加會有再平衡的情況,但以現時樓市而言,如果長遠經濟平穩,細價樓并不會大幅下滑,這類樓宇長遠仍有市場;至于極細樓樓價走勢,則要視乎將來供求比例。
李嘉誠續稱:“如果青年人買來自住,負擔得到是應該置業的。”他解釋,香港建筑工人不足,即使日后放寬內地工人來港,工資未必低過目前水平,加上每年的通貨膨脹,銀行儲蓄只有少于1%的利息,如有能力買樓收租,將會有2%至3%的利息收益,因此置業是正確選擇,但亦要量力而為,“如果借很多錢來買樓收租,就絕對不能,因為美國未來會加息,香港一定跟隨,只是時間問題。”
他又說,香港幾十年前的“衣與食”價格皆不高昂,惟獨是住屋一直是本港面對的問題,解決方法只有增加供應,樓價升勢隨之自然會放緩。
鼓勵年輕人向科技業發展
青年政策是近年本港社會極為關注的議題。長和系主席李嘉誠認為,年輕人可能面對許多環境限制,但相信香港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城市,事在人為,他又鼓勵年輕人向科技產業方面發展。
對于向年輕人發展的建議,李嘉誠表示,很多事是事在人為。他舉例指出,過去三年他出資創立的汕頭大學醫學院,有72個學生赴美參加醫學畢業試,僅有兩人在第一次考試未能通過,其他皆順利通過考試,可見這批年輕人除了對學識下工夫,亦不負老師和學校所望。
他坦言。雖然年輕人受到很多環境的限制,但在像香港這樣的富裕城市,若政府的教育政策是對的,相信將來在香港一樣有很多機會。
李嘉誠又提及,會鼓勵年輕人向科技發展方面“多想想”。他透露,在研究投資科技產業時,他會主動鉆研,不停閱讀相關書籍;他亦把有關科技產業的投資撥歸基金,用以資助年輕人創業。他舉例,基金資助的創業公司“Impossible Foods”,嘗試用植物和菜做牛肉,口感令人滿意,較現時的漢堡包內的牛肉更好,預期一年內便可在市面上推出,贊揚年輕人的努力,體現了中國古語“自強不息”的精神。
記者會上精句:
●看好香港經濟,香港最大的優勢就是有內地作為靠山;假如今天說不再需要自由行的話,我相信股票將會下跌1,000點以上
●我認為預算案很得體,因為沒有辦法令每個人都滿意。做財政司不容易,就算把現在的數字加多百分之二十、三十,都不會滿足
●多年來,住屋在香港一直是一個問題。現時細價樓供應還未足夠,不認為細價樓會跌得太多。如果青年人買來自住,負擔得到是應該置業的,但一定要量力而為
●若政制不能通過,所有人都是大輸家。政治和經濟是相連的,政治不好,經濟亦難長遠
來源:大公網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