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據統計,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中,我國出境游人數達到518 .2萬人次,又創新高。出國旅游,“購物”在所難免,今年都有什么商品出現在了中國游客的“購物清單”上呢?體積大、重量沉的電飯煲為何受中國游客追捧?
央視記者對中國游客在各國的購物情況做了一個簡單的梳理,發現去歐美的游客比較偏愛名牌包、化妝品。其中,法國的化妝品、德國的刀具,都很受青睞。在亞洲國家當中,去韓國的游客也很愿意為當地的化妝品埋單,而去日本的游客選擇最多的卻是類似電飯煲這樣的小家電。這就有些令人看不懂了,難道國產的電飯煲不具備日本電飯煲的功能嗎?為什么眾多中國游客會選擇大老遠從日本拎回十多斤的電飯煲呢?記者用實驗對國產電飯煲和日本電飯煲做了一個對比。
實驗:中日電飯煲煲飯大PK
公平起見,我們在國內和日本分別選擇了一款4000元左右的,功能相近的電飯煲進行實驗,而這個價位的日本電飯煲也最受中國游客的喜愛。
實驗中,工作人員選擇相同的水和米,且嚴格按照各個品牌電飯煲對水、米比例的要求,做上了兩鍋米飯。同時,在小區里隨機找到了十位烹飪經驗豐富的大爺大媽,參加本次試驗。他們將試吃這兩鍋米飯,選出自己認為口感好的一鍋。當然,他們并不知道自己試吃的米飯是哪個品牌的鍋煮出來的。
拼外觀:國產觸屏顯示vs日產中規中矩
從外觀上看,同等價位的兩款電飯煲,國產的具備觸屏顯示功能,日本產電飯煲的外觀則顯得中規中矩一點。據了解,日本也有觸屏功能的電飯煲,但是價格要貴上一些。
拼口感:大爺大媽更愛國產電飯煲煲的飯
米飯煮好后,工作人員在事先準備好的紙碗上標上了A、B的標識,將日本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盛進了A碗當中,國產電飯煲煮出來的飯盛進了B碗當中。而每位大爺大媽都會分別拿到A、B兩個碗,在不知道碗里的米飯是哪個鍋煮出來的情況下,選擇口感好的。
結果,在十位參與實驗的大爺大媽中,五個人認為B碗里的米飯更好吃,符合自己的口味,也就是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三個人認為A碗里的米飯略勝一籌,也就是日本電飯煲煮出的米飯。其他兩個人則認為差不多,沒太大區別。
拼營養:國產、日產區別不大
當然,光靠品嘗似乎并不能看出兩個電飯煲的差別,我們又用這兩鍋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在實驗室里進行了一次比對。測試的內容就是兩個電飯煲煮出來米飯的糖分、氨基酸等指標。結果顯示,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在一些指標上,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甚至更有優勢。
日本專家:兩國制造技術差異不大
日本電飯煲資深專家宮口淳一,從業經驗超過40年,曾經在日本東芝等公司從事研發工作,目前在我國的一家電器公司供職。對于兩國生產的電飯煲差別究竟在哪的問題,宮口表示,兩國在電飯煲制造技術上并沒有太多的差異。
宮口先生帶著記者看了幾個他正在研究的電飯煲內膽,他說,現在很多國內電飯煲采用的內膽材料、涂層技術并不比日本落后,但這還不是做出一鍋好米飯的核心。“在日本,實現全面加熱、均勻加熱,是每個廠商希望達到目的。因為均勻加熱之后的米飯更香甜,各家廠商也是朝這個方向在做宣傳。與其說核心技術是鍋,還不如說是一種加熱方式。”
加熱方式是電飯煲核心技術
宮口先生告訴記者,一般的電飯煲是通過內膽底部的一塊電熱鐵進行加熱的,容易造成加熱不均勻。而IH立體電磁加熱技術可以實現全方位立體均勻加熱方式,并且可以精確地控制熱量滿足不同烹飪方式的需求。
“雖然中國在IH方面的發展是晚于日本的,但中國在技術方面的發展較快,現在跟日本的IH技術在控制方面沒有什么差別,基本上達到了同樣的技術水平。”
此外,一些國內企業的IH技術還特別在日韓申請了專利,這樣的電飯煲在國內基本上不到1000元就可以買到。在宮口先生看來,中國制造在工藝、技術上并不落后,但是日本人似乎更加愿意花時間精力研究更為昂貴、精細的電飯鍋,有的電飯煲內膽甚至是全手工打造,這些電飯煲在日本的售價都超過萬元人民幣,而中國品牌完全沒有這樣的產品。
日本制造究竟強在哪兒?
“小家電”一度是中國制造的擅長,但是眼下,同樣的價格,中國消費者寧可選擇日本的中端產品,也不愿意購買國產的高端產品。甚至有人愿意花上萬元購買日本的高端電飯煲。這究竟是為什么?日本制造的魅力究竟在哪?
在日本,上萬元人民幣的電飯煲并不在少數。印象、虎牌、松下等家電公司都有自己的明星電飯煲,價格也是高得驚人,甚至出現價值人民幣4萬元的電飯煲,而有些廠家更是生產了全手工鐵質內膽。宮口先生表示,在日本的每個廠商競爭都很激烈,各自有著自己的路線,一般不會去模仿別人的東西,所以他們各自為營,擁有自己的核心內鍋技術。
事實上,不僅僅是電飯煲,高端產品成了每個日本品牌不可缺少的布局,即便是向來以“便宜”著稱的日本車也不例外。日本汽車品牌本田、尼桑日產、豐田,價位都比較親民,但是這三家車企都同時擁有自己的高端品牌謳歌、雷克薩斯、英菲尼迪。專家指出,這就是所謂的頂層設計,占領了制高點。而對于高端產品的戰略布局,實際上是對質量、技術能力的體現,消費者自然更加信任他們。(據央視報道)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