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今年40歲的天柱婦女在2009年時因見義勇為導致下身癱瘓,而對其行為的認定,“遲到”了5年之久。
回憶過去,楊玉環說她不后悔,唯一感到遺憾的是,苦了丈夫和孩子。
農婦拉閘刀救火致下身癱瘓
天柱縣藍田鎮三合村上三合二組艮妥自然寨是一個有10余戶人家的村寨,2009年時,這里絕大多數房屋都還是木質結構。
那年的農歷九月初七這天上午,時年34歲的楊玉環早起后到菜地里摘辣椒。正忙著,突然聽到有人呼叫:“廣照家房子著火了……”聽到呼叫聲,楊玉環腦子里一下繃緊了,她趕緊放下手中的活,往村民楊廣照家跑去。
來到楊廣照家屋檐下時,楊玉環抬頭一看,原來是電線短路失火,木板墻上閃動著火花,周圍冒起了煙……
如果楊廣照家房屋的木板被引燃,整個寨子就有可能化為灰燼,因為寨子的房屋一棟緊挨著一棟,一棟失火,就會“火燒連營”,幾乎所有的房屋都會不保。
楊玉環打算撲火,但電線在高處,根本無法撲救。后來,她看到了安放在木房子上的閘刀是打開的,她懂得一些用電知識,知道只要將閘刀關閉,電線上的火就會熄滅。
但是,閘刀安放的地方很高,楊玉環夠不著。后來,她推開了主人家的房門,進入屋內,爬上窗戶,然后將頭手伸出窗外,拉下了閘刀,立馬就停電了。但就在這時,意外發生了,這門窗突然垮塌,楊玉環摔出窗外,重重跌落在了地面上……
事后,村民們聞訊趕來,大家都說,要不是楊玉環及時關掉了閘刀,電線上的火迅速蔓延,引燃房屋,那一場大火難于幸免,整個村寨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
不過,為這事楊玉環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她下身已失去了知覺。醫院診斷說,她從高處墜落,致腰椎粉碎性破裂,中樞神經被嚴重損傷。這就意味著,楊玉環很難再站起來了。
至今,在村子里說起這段往事,村民們都由衷感謝楊玉環,說要不是她果斷采取措施,這寨子怕真要燃起來了。
記者相助 事隔五年獲認定
在村民們看來,楊玉環是為了村寨的安全才受傷致殘的,所以,對他們一家格外的尊敬。平時楊玉環要是身體不適,隔三岔五都會有村民上門探望。但是,5年來,楊玉環卻沒有享受到政策層面上的見義勇為的待遇。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楊玉環和她的兩個兒子
“我們根本不知道像這樣的行為可以申請認定為見義勇為行為,沒有人對我們說過這些,我們自身又不懂。”楊玉環的丈夫楊應松說,這么些年來,他們全家默默承受著這一切,幾乎沒有向政府和村里開口提過任何要求。
村主任楊廣安說,他在2014年才當選村主任,據其所知,以前的村領導并沒有往上報。至于為何不上報,個中的原因他也不清楚。
楊玉環的行為被認定為見義勇為,得益于楊廣安和媒體記者的幫助。據了解,2014年3月,新官上任的楊廣安到縣里去辦事,其間找到了黔東南州廣播電視臺楊廣龍記者的聯系方式,遂將楊玉環的情況告知了楊廣龍。
巧的是,楊廣龍正好在天柱采訪。次日,他便趕赴天柱縣藍田鎮三合村上三合二組,了解楊玉環的情況,但楊家關門閉戶,沒有遇見。

楊玉環在大兒子的幫助下正在練習走路
同年4月6日,楊廣龍再次來到了楊玉環的家。“這次我見到了她,在介紹自己的事跡時,楊玉環哭起來了。”楊廣龍說,因為她感到委屈,自己做了對大家有利的事而傷殘,但現今連低保都得不到。丈夫除了照顧她,還贍養老人和找錢給兩個孩子讀書,家庭的重擔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離開三合村后,楊廣龍便將楊玉環的情況向天柱縣委宣傳部、政法委以及藍田鎮通報,引起了這些單位和部門的重視。
天柱縣政法委、見義勇為基金會組織人員到三合村調查楊玉環的情況,最終認定,她的行為是見義勇為行為。2014年6月,天柱縣舉行見義勇為表彰會,楊玉環成為了被表彰的對象之一。同年10月,楊玉環被黔東南州政法委授予“見義勇為模范”的稱號。
愧對丈夫和孩子
楊玉環見義勇為獲得了國家有關部門和社會的認可,村里給她和兩個還在上學的兒子安排了低保。他的丈夫楊應松仍然靠“打零工”維持生計。
“以前,我的父母由我來照顧,兄弟們看我負擔重,把老人接走了。”楊應松說,所以現在負擔要輕些了,但是,每天去打零工,還是不能走得太遠,“每隔三小時左右,就要回家來一次,照顧她”。

丈夫楊應松在為楊玉環做按摩
說起丈夫楊應松,楊玉環很是愧疚。“以前做的事,我不后悔,就是感覺對不起他和兩個娃娃。”楊玉環說。
據了解,楊玉環的兩個兒子都在念書,小兒子在村小學念書,大兒子在縣城念高三,今年就要考大學。“考大學需要花不少的費用,如果他真考上,那他的負擔就更重了。”楊玉環說。(羅茜)
(圖片由楊廣龍提供)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