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 為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2010-2020年)》,施秉縣甘溪望城浦發經果林專業合作社科普基地與村兩委密切配合,發揮“科普惠農”深入基層、貼近實際、貼近群眾正能量,引領激發廣大群眾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助力農業現代化建設及新農村建設起到了舉足輕重作用。
一是強化科普宣教,助推村風文明。采用講座、培訓班、QQ群等多種形式推進科普工作的開展,三年來,共培訓20000余人次。通過科普活動的傳播,大大地提升群眾科技文化知識,豐富了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村寨出現了“三多三少一提高”的現象,即:學習的人多了,賭博的人少了;做事的人多了,游手好閑的人少了;崇尚科學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的人少了,人們的素質文明程度提高了。
二是完善設施建設,推動科技提質。為了確?破张嘤柟ぷ餍纬杉a、培訓、示范于一體。三年來,投入資金近7.6萬元用于購置了現代辦公設備;投入240萬元建成占地面積1200㎡的“兩中心三基地”綜合活動辦公服務場所陣地,設立有圖書室、培訓室等活動場所320平方米;陳列科技書刊45種共計5600多冊,為推動農村科普工作的深入長久開展,提高村民科學素質提供了良好支撐。
三是著力科技轉化,實現村民致富。成立了以“村黨員干部+種養能人代表”的科普工作組,制定了科普工作規劃和年度科普工作計劃,建立健全了科普宣傳專欄和科普惠農服務站,定期向群眾提供新技術,新品種等信息,并組織科普基地技術骨干、水果種植“土專家”深入到田間地頭手把手為農戶作技術指導。村民人均純收入由2010年的3300元提高到2014年的7629元,達到了同步小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0元的核心目標,為進一步建成全面小康的新農村奠定了較好的物質經濟基礎。(楊志成 )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