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本網訊(記者:李浩攝影報道)“今天看了《嘎老》這部作品,我對于侗族大歌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特別是侗家人常說的‘飯養人,歌養心’在這里體現得淋漓盡致,反映出了黔東南濃郁的民族文化氣息。”在黔東南州凱里市民族文化宮看完音樂劇《嘎老》的觀眾田琳說道。



12月29日,按照《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關于開展“走基層·送歡樂——多彩貴州大舞臺展演季”活動的通知》,音樂劇《嘎老》走回“娘家”黔東南州凱里市進行展演,為凱里市民帶來一場天籟之聲和民族文化大餐。

據了解,此次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黔東南州委宣傳部、黔東南州文廣新局、凱里市委宣傳部、凱里市文廣局協辦,展演時間為12月29日至30日共兩場,其目的就是豐富元旦春節期間群眾文化生活。


龔女士是凱里市人民醫院的一名醫生,在下班之后匆匆趕到展演現場,耐心的吃著泡面等待《嘎老》的演出。
“以前只聽說過嘎老這部音樂劇,但是沒能一睹其精彩,今天有機會,我不能錯過。”龔女士激動的說。
當天晚上,凱里民族文化宮內坐無缺席,記者觀察發現,觀看群體既有環衛工人、也有領導干部、既有農民工、也有企業家,充分的體現了貴州省委和省政府文化惠民這一政策。
此外,記者詢問得知,此次《嘎老》展演,沒有收取觀眾任何費用,其性質是一次公益性展演。
晚上八時許,展演正式開始,劇中的男女主角蘇云與春曉,帶著觀眾們走進黔東南榕江縣如畫般美麗的侗寨,用現代元素和侗族文化經典演繹了兩人的愛情故事,讓凱里觀眾禁不住歡呼起來。

從演出開始至結束,每演完一幕現場掌聲如雷,氣氛十分歡快。
據貴州省音樂家協會原副主席、《嘎老》創作人之一的楊小幸老師介紹,創作《嘎佬》這部作品,就是讓侗族大歌能夠以音樂劇的形式完整豐富的展演出來,讓世界各地能夠聽到天籟般的侗歌,享受到原生態、優美的侗族文化。

在凱里創業的石柳莎是苗族人,從小到大接觸到的都是苗族文化,當晚看了《嘎老》后,她心情大好,“黔東南是苗族侗族自治州,我現在只會苗歌,不會侗歌,回去之后好好學侗歌,”石柳莎說,因為感覺侗族大歌天籟般的歌聲特別棒、特別好聽。
據了解,今年8月29日至31日侗族音樂劇《嘎老》在貴陽連演三場、隨后前往廣東等地進行巡演,好評如潮,其知名度大大提升。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