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熱線:0855-8222000
2015年12月1日是第28個“世界艾滋病日”,昨日,貴州都市報記者從黔東南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了解到,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宣傳主題為“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
據悉,截至2015年10月,黔東南州現存活病人數與201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1倍;但2015年1-10月新報告HIV/AIDS人數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了18.47%,其中,50歲以上的男性群體以及男性行為已經分別成為染艾的最主要人群和途徑。
據黔東南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艾防科副科長王方林介紹,近年來,該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與艾滋病病人(簡稱:HIV/AIDS)發現數上升較快,今年1-10月新報告HIV/AIDS人數與去年同期比上升了18.47%。
王方林分析,疫情上升較快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近年來對重點人群加大了檢測力度。2015年1-10月黔東南州開展各類人群HIV檢測52.9 萬人,與2011年同期比增加1.57倍,與2014年同期比增加34.66%。二是性傳播成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播途徑已由2008年以前的吸毒傳播為主,轉為性傳播為主,傳播方式更為隱匿,受威脅人群更為廣泛。2008年以前該州存活病人性傳播占32.4%,到2015年10月現存活病人通過性傳播的已占92.4%,上升了60%。其中,50歲以上人群感染艾滋數量呈明顯上升趨勢。
據王方林介紹,2015年10月在新發現的HIV/AIDS中50歲以上人群所占比例為39.92%,與2011年同期比上升24.6%。其中主要為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為72.38%,100%為性傳播感染。“此類人群婚外性行為、多性伴現象呈上升趨勢,艾滋病預防意識薄弱,接觸廉價性服務較多,安全套使用率低,所以成為了主要感染人群之一。”王方林分析道。
此外,男男性行為人群(簡稱:MSM人群)艾滋病疫情嚴重。2015年1-10月黔東南州男男性行為人群艾滋病檢出率高達40.32%。2015年10月底現存活病人中男男性行為傳播占10.3%,與2011年同期比上升5.1%。
王方林告訴記者,雖然如今醫術發達,但目前艾滋病的病死率仍然維持在較高水平。“通過近年對HIV/AIDS抗病毒治療,病死率較2011年有所下降,但效果并不明顯,2015年10月黔東南州HIV/AIDS病死率為27.76%,與2011年同期比降低2.01%。”王方林說。
據了解,造成艾滋病病死率下降不明顯的主要原因有:一是部分人群缺乏艾滋病防治知識,發生了高危行為后未能及時檢測,耽誤了發現時機,未能及時進行治療。二是一些已經發現的HIV/AIDS,不了解艾滋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早治療能夠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采取諱疾忌醫的態度,從而導致病情延誤發病死亡。
據悉,為了宣傳防艾,12月1日,黔東南州艾防辦、州衛計委、州教育局、團州委、州總工會、州婦聯、州紅十字會、州疾控中心、州醫院、州健康教育所,凱里市艾防辦、市衛計局、市民政局、市婦聯、市工會、市疾控等15家單位40余人,在凱里市大十字開展了艾滋病日大型宣傳活動。
小貼士
艾滋病防控措施
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提出要在“2030年終結艾滋病”,而為了實現這一愿景,必須在2020年實現“3個90%”的防治階段性目標,即90%的感染者通過檢測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況、90%已經診斷的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療、90%接受抗病毒治療的感染者病毒得到抑制。
(一)早預防
1.艾滋病防控行為的改變是通過知識、信念、行為這三個層次予以改變,宣傳教育是第一位,通過調查得知,重點人群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并不高,有關單位應進一步加強艾滋病防控力度,切實落實艾滋病防控工作職責。
2.潔身自好是預防艾滋病的有效手段。若部分人群無法做到這一點,那么正確使用安全套是最后一道防線。
3.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治知識宣傳。一是學校要按要求每學期開設艾滋病防治知識課程。二是家長要適時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三是要密切注意孩子動向,及時進行干預。
(二)早發現
1.有非婚性行為的人群,特別是有過男男性行為的人群不要諱疾忌醫,應積極赴疾控中心求助免費的咨詢檢測。提供咨詢檢測的艾滋病防治醫師會保護好求詢者的隱私。
2.目前全國所有醫療機構對所有住院病人以及有可疑癥狀的門診就診者均將進行艾滋病抗體檢測,其目的就是為了早發現病例,為早治療做好準備。所有的檢測也將是保密的,不會泄露檢測者的隱私。
(三)早治療
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早治療對延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的生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為保護其家人不被傳染也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有的病人總是抱著破罐子破摔、不去理會的態度,殊不知科技在發展,艾滋病治療藥品也在不停地更新,只要積極配合醫生治療,治療效果會非常明顯。
根據國際最新研究成果以及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抗病毒治療指南》,建議對所有CD4細胞計數等于或低于500個/立方毫米的人啟動抗逆轉錄病毒治療(簡稱抗病毒治療),從目前來看發現的感染者CD4細胞90%以上均小于500個/立方毫米,意味著新發現病人90%應該接受抗病毒治療,根據在烏干達對22315名感染者進行的研究發現,如果30歲時感染艾滋病病毒,在CD4細胞<50時進行治療,其期望壽命為14年,如果在CD4細胞為 500-350時治療,通過推算期望壽命可達到40年,這基本上已經達到了正常人的期望壽命。(陳莉)
凡本網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的所有作品,均為黔東南信息港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黔東南信息港”。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黔東南信息港)”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